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防城港市财政局 > 动态信息

深化改革创新,筑牢保险防线—— 防城港财政金融系统应对台风“麦德姆” 赔付逾2300万元

2025-10-15 17:23     来源:防城港市财政局     作者:李佳鑫、肖炎延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0月10日下午,防城港市财政局举行台风“麦德姆”受灾保险赔付仪式。防城港市财政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城港监管分局、防城港市气象局、各保险机构与受灾农户代表参加仪式,现场集中赔付金额2322万元,赔付范围涵盖金鲳鱼、对虾、牡蛎和糖料蔗等多个品种。这场高效赔付的背后,体现了防城港财政金融系统在灾前预警、灾中响应和灾后理赔全流程中的协同效能与金融为民的导向,更是防城港市近年来深化金融改革、推动保险创新的成果体现。

图1:防城港市台风“麦德姆”受灾保险赔付仪式

一、创新驱动,筑牢产业保障“防护堤”

近年来,防城港市财政局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聚焦特色农业发展和自然灾害防护需求,全国首创金鲳鱼气象指数保险、中药材气象指数保险、牡蛎养殖指数保险。其中,气象指数保险通过科学设定理赔触发标准,实现“灾情发生即赔付”,极大提高了理赔效率。同时,推动传统险种优化升级,指导落地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糖料蔗种植收入、牡蛎风力指数保险、对虾风力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有效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水平。这些改革举措以财政小资金撬动保险大保障,在台风灾害关键时刻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图2:保险机构向金鲳鱼风力指数保险投保户递送赔付支票

二、未雨绸缪,织密防灾减灾“防护网”

依托改革建立的部门协同机制,防城港市财政、金融监管及气象等部门在台风来临前就启动了应急联动,推动保险机构开展灾前防范。各保险机构依托“气象预警+风险减量”体系,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开展风险排查。人保财险运用无人机巡查蔗田,平安产险依托“鹰眼”系统研判风险,北部湾财险利用大数据标记风险点,各机构风勘队伍深入一线,协助农户落实防灾措施,切实将改革建立的防灾机制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三、高效响应,跑出保险理赔“加速度”

台风过境后,防城港市财政局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城港监管分局立即启动快速理赔机制,开通6条理赔绿色通道,推行“应赔快赔、能赔尽赔、合理预赔”。得益于保险产品创新和流程优化,太保产险、中国人寿财险、大地保险等机构多措并举加快理赔进度,小额案件实现24小时内赔付,责任明确案件推行预赔付,充分展现金融改革的惠民成效。


图3:保险机构向林木保险、牡蛎风力指数保险投保户递送赔付支票

四、科技赋能,打造高效理赔“新模式”

改革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科技手段提升服务质效、传递金融温度。保险机构创新采用移动终端、无人机、耘智保系统“三位一体”查勘定损模式,实现灾情信息云端处理、智能测损;引导客户通过线上自助理赔工具报案,线上立案占比显著提升,平均理赔时长大幅缩短。科技手段的深度应用,不仅实现了“天上看、地上查”的高效定损,更展现出金融系统在应急服务中的专业能力。

五、协同发力,构建金融服务“共同体”

防城港财政金融系统在改革中构建起多层次协同保障体系。保险行业协会统筹协调行业资源,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准备信贷支持,形成“保险赔付+信贷支持”的联动保障体系,为受灾群众恢复生产提供持续助力。从保险的风险补偿到银行的资金输血,防城港正着力构建一个覆盖灾前、灾中、灾后的全链条金融保障生态,彰显了金融系统服务实体、保障民生的整体担当。

风雨砺初心,金融显担当。此次赔付工作的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防城港财政金融系统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社会民生的积极作用。未来,防城港市财政金融系统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