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走进心灵盲区丨我院临床心理科门诊举办巴林特小组活动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赋能

2025-09-08 17:45     来源: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巴林特小组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一种训练全科医师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通过一群信任彼此的医护人员围坐在一起,运用角色带入的方法,就一件事件,分别站在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等不同的立场,以表达、探讨等方式,重新演绎事件的发生。有助于缓解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提升共情能力,减少职业倦怠。

为关爱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提升医务人员处理复杂医患关系的能力,近日,我院在文昌院区门诊楼第三会议室成功举办首期“巴林特小组”活动。

活动伊始,临床心理科门诊颜群医生首先向参与活动的组员们系统介绍巴林特小组的起源及活动流程。在颜医生专业且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小组成员开始相互支持、积极互动,从不同角度对医患关系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为理解和解决复杂的医患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反思空间与多元视角。

在第二轮讨论中,颜群医生运用雕塑技术让组员通过身体语言和空间位置生动地还原事件现场。这一沉浸式体验使参与者得以切身体会事件中各方(包括患者、家属、医生、护士等)所面临的内在困境与情感冲突,极大地增进了彼此间的理解与共情,有效提升了成员处理人际冲突的信心与能力。

下一步,我院将在全院定期常态化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并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式,致力于为全院员工提供更专业化、系统化的心理服务,构筑坚实的心理支持防线,促进医务工作者以更积极健康的状态服务于患者。

组员感言

消化内科黄象德

作为这次的案例提供者,我的收获可能是最大的,不仅解开了医患关系中的困惑,还疏导了积压已久的情绪。我觉得巴林特小组对于职业发展和提升职业获得感有很大的帮助!

麻醉科庞学燕

愿每次的小组活动都能变成医者的“心灵补给站”。让我们在临床的疲惫里,始终看得见光。在这里,我们学会放下“完美”的壳,承认脆弱;从彼此的故事里汲取力量,懂得“被看见”比“解决问题”更珍贵

临床心理科门诊王梓宁

作为职场新人,本次活动使我收获颇丰。我了解到我面临的职场问题并非个性问题而是共性问题,是每位医院职工的成长必经之路,给我带来了信心和勇气。

普通外科韦显林

非常感谢医院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给我提供这个宝贵机会。作为一名临床一线医生,日常工作的繁忙常常让我们习惯于聚焦于病例本身,而这次小组活动,像是一次温暖的“心灵SPA”,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重新审视和感知医患关系中的情感维度。

药学部劳海明

参加这次的巴林特小组活动最大的感受是,在共情中重识医患关系。带着同理心去沟通,带着自我觉察去工作。不仅做一名能解决病痛的临床药师,更做一名能理解人心的陪伴者。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