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 守望晨星丨我院多学科协作跨越44天成功守护1240克极早产儿
日前,我院新生儿科历经44个日夜的精心救治,成功让一位胎龄仅29周+5天、出生体重1240克的极早产宝宝(化名:闯闯)闯过重重关卡,病情治愈,顺利出院。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多学科生命接力的奇迹。“闯闯”的康复,不仅是我院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的体现,更是危重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高效运转、院前院内团队紧密协作的典范。
绿色通道急速开启,生命的接力从凌晨开始
6月18日凌晨4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划破宁静。那良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来电:一位孕29周+5天的产妇突然破水,宫口已开全,分娩在即!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母婴安危系于一线。
时间就是生命!我院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绿色通道。一场跨越地域的生命救援迅速展开,那良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火速出诊,接到孕妇后风驰电掣般驶向我院。与此同时,我院新生儿科与产科专家团队迅速集结,携带急救设备,紧急出诊接应。
6时20分,在救护车上两院医护团队完成了惊心动魄的安全交接,生命的“接力棒”稳稳传递到我院产科与新生儿科手中,得力于危重孕产妇绿色通道的开启,顺利把孕妇安全转运至我院产房,7时在严阵以待的产科、儿科团结协作保障下,“闯闯”顺利经孕妇阴道娩出,并第一时间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高级生命支持。
精准施策闯关夺隘,核心技术保驾护航
转入NICU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闯闯——出生体重仅1240克的“掌心宝宝”先后出现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感染性肺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真菌感染、重度贫血等危重疾病,救治过程堪称“过五关斩六将”。
面对复杂病情,新生儿科医护团队迅速组建抢救小组,制定了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展开了一场全方位的生命护航战。
呼吸关:生后立即采用LISA技术(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术)为宝宝注入“猪肺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陷,随后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有创呼吸机支持,最大限度保护了患儿娇嫩的肺部,后顺利过渡到无创呼吸机、空氧混合吸氧,最后顺利停氧。
感染关&休克关:在救治过程中,患儿出现了新生儿败血症、真菌感染、感染性休克及重度贫血等严重并发症,团队果断采取强效抗感染(包括抗真菌)、输注免疫球蛋白、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血压、抗休克,一次次化险为夷。

营养关:为建立稳定的“生命线”,团队成功实施了脐静脉置管术和PICC置管术,保证了静脉高营养的持续供给,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坚实基础。
支持关:同时,辅以蓝光光疗退黄。

人文关:人文关怀,温暖护航成长,在依靠尖端技术为生命续航的同时,新生儿科更注重人文关怀。在“闯闯”病情稳定后,护理团队积极推行袋鼠式护理(Kangaroo Care),让“闯闯”父母用温暖的怀抱参与治疗,不仅稳定了“闯闯”的生命体征,改善喂养不耐受,缓解父母紧张焦虑情绪,更极大地促进了亲子情感联结和神经系统发育,且大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宝宝出院时,科室并未就此结束服务,而是主动邀请家属加入“早产呵护群”,建立了一条24小时在线的家庭支持热线。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群内随时为家长答疑解惑,提供专业的喂养、护理指导,真正将关爱从病房延伸至家庭,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感恩与新生,锦旗背后的医者仁心

经过全体医护人员44天不离不弃的坚守与精准施治,宝宝最终摆脱了所有生命支持设备,自主呼吸平稳,吃奶量日渐增加,体重稳步增长,各项指标达到出院标准,迎来了重获新生的曙光。

9月17日这一天(“闯闯”出生后3个月),返院常规体检,患儿家属激动地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尽心尽责”的锦旗送到了科室,对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关爱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这面锦旗,不仅是对医务人员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院新生儿科未来守护更多脆弱新生命的鞭策。

新生儿科负责人叶小红总结点评:“此例极早产儿的成功救治,是对我院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验。它充分证明了高效畅通的绿色通道、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MDT)以及先进救治技术(如LISA、脐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术)的成熟应用是托起早产儿生命的关键。我们不仅是救治一个孩子,更是守护一个家庭。未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早到的天使’护航。”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