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主题服务 > 医疗健康 > 我要看 > 政策通知

《防城港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政策解读

2023-02-06 08:05     来源: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广西行动(2020-2030年)》《广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共防城港市委员会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防发〔202218号)《防城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防城港市健康事业发展实际,通过本规划制定,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防城港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全面提高医疗健康服务可及性、利用率,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和健康需求

一、《规划》制定的背景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全面推进健康防城港、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全力推动防城港市国民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行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康治理问题,强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伴随着防城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政府将更加注重社会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卫生健康事业作为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最直接地体现了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根据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桂政发〔202215号)精神,为完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医疗健康服务可及性、利用率,为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和健康需求,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卫生健康事业十四五规划,对于妥善应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挑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规划》的起草过程是怎么样的?

规划编制组于2021424日完成了规划的初稿(第一稿),20215向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和本直医疗卫生单位及委机关各科室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规划第二稿,于20216月至12月期间,一是再次征求意见形成规划第三稿,二是对各相关部门、单位提出的修改意见完善形成本规划第四稿。2022年以来,多次组织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和本直医疗卫生单位及委机关各科室研究修改完善形成第稿222日,我委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专家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729再次征求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市直各相关部门意见建议。截至817日,共收到7个单位反馈修改意见21条,30个单位反馈无意见。其中已采纳20条、未采纳1条。并修改形成第六稿提交市卫生健康委党组研究;1024日,中共防城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2022年度第十次(扩大)会议原则通过了该规划,要求委规信科会后根据委党组成员提出的意见再次会同各相关科室进一步修改完善。1030日,经再次征集各相关科室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形成《规划》第七稿;202211-12月分送市发展改革委会签并根据会签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规划》第八稿;1226日,根据市政府许伟副市长主持召开《规划》专题汇报会精神,原《规划》文本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的决定有关内容充分衔接形成《规划》第稿202315日,市七届人民政府第三十五次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该规划我委根据常务会议精神对《规划》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当前的送审稿

三、《规划》对卫生健康事业提出了什么目标?

加快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卫生健康服务、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中医药壮瑶京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卫生健康人才支撑等卫生健康服务五大体系。初步建成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推进健康防城港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 年,建成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创成三甲妇幼保健院,建成具有防城港特色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和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等重点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领域主要指标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在2022年基础上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

规划》在加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上有什么措施?

一是全面推进健康防城港建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好发热门诊(哨点)建设,强化院感防控,建设新冠病毒城市检测基地,稳步有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强全流程管理,确保接种安全,逐步建立全人群免疫屏障。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认真谋划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卫生城镇、卫生村等工作。加强伤害预防与健康干预。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整合各级各类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推进健康科普基地试点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重点规划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合作产业园、医学研发产业园等试验区的核心区建设。医药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药品、医疗器械、健康食品,布局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推动营养健康食品研发生产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医学交流合作。推动在试验区常态化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东盟药品合作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等国际医学医药相关论坛。大力推进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发展医学实验动物繁育,建设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保育基地、储备中心、种质资源基地。发展传统医药和食品健康产业。依托国家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权威机构,高标准建设政产学研用介一体化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吸引科研院所、企业入驻。发展医疗和健康服务。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防城港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中医医院迁建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建设一批针对区域高发病症的国际性专科医疗机构,促进试验区医疗服务多元化高水平发展。

三是深化基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标准和用人自主权,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和方式,有序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激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探索以价值医疗为核心、符合中医特色的多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完善药品及医用耗材供应保障体系。构建现代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继续实施防城港市基本药物在目录、标识、价格、配送、配备使用等方面统一政策,推进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发展社会办医社会办医院设置实行指导性规划。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限制和隐性壁垒,为社会办医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健康服务需要。强化卫生健康行业综合监管。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转变监管理念、强化监管合力、创新监管手段,积极推进医疗卫生网格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四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规划布局。抓好市县乡村四级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卫生健康服务网。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项目建设。推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市中医医院迁建、市精神病医院康复楼、东兴市中医医院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应急救治能力。加快推进上思县创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全力统筹乡村振兴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围绕宜居康寿思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投入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巩固完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运行新机制,组建医疗健康集团,打造更加宜居康寿广西的上思样板。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及其结果运用,改革公立医院评估机制和管理机制,提升医疗机构的综合改革和管理质量。优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布局。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动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规范、有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医联体网格化服务链条,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

五是优化升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实施防城港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防城港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迁建防城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广西一流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东兴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二期工程。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强化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职业健康保障。健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信息及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加强职业活动中新兴危害的辨识评估和防控,制定防城港市本地职业健康标准。完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进一步优化诊断鉴定程序。强化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建设医学重点专科群。重点发展重症、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感染、产科、儿科、麻醉、影像、病理、检验、营养等临床专科。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连接贯通医疗急救与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急救呼叫统一受理、车辆人员统一调度。加强公共卫生人才供给。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卫生人才十百千工程。加强基层和紧缺公共卫生医护人才队伍建设。  

六是推进中医药事业提质升级健全中医药壮瑶京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壮瑶京医药传承创新。实施中医药壮瑶京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大力发展中医药壮瑶京医药事业,提升中医药壮瑶京医药传承与创新能力建设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防城港国际(东盟)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打造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专科优势突出的国内知名的市中医医院。提升中医药壮瑶京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加快发展中医医联体,促进优质中医药壮瑶京医药资源下沉。加强中医药壮瑶京医药信息化应用,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逐步将中医治未病纳入社区健康医疗服务范围。加大中医药壮瑶京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中医药壮瑶京医药特色人才培育,积极实施三名工程。建立健全符合中医特点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中医药壮瑶京医药人才激励机制。

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推进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深度融合,以电子健康卡为索引,积极推进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推动居民电子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一卡通用。

    推进智慧医院及远程医疗体系建设。加快智慧健康防城港建设,构建智慧健康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防城港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赋能管理,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管理综合治理能力。做好医疗健康大数据运营。依托防城港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开展医疗健康大数据运营,挖掘大数据价值,发展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支撑医疗服务、医养结合、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医疗考核评价、医学人工智能等发展应用。

八是优化妇幼保健和青少年健康服务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优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建立产前诊断中心,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开展妊娠风险评估,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效率。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能力提升计划,提升出生缺陷防控服务水平。提升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大力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市、各(市、区)各建成1所以上公办综合性托育中心(园),建成一批村(社区)普惠托育机构和单位工作场所的托育点,推动防城港市托育服务体系稳步发展。加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全面评估和专案管理。构建高质量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完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健全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机制。完善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做好政策衔接,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释放生育潜力。构建新型婚育文化,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人口常态监测,尤其以育龄妇女及出生人口的常态监测数据为依据,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照护服务体系。

九是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护理院、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等资源扩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实施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促进老年健康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深化医养签约合作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150张以上床位养老机构和收住50人以上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必须内设医务室和护理站;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鼓励地方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机构的签约服务,切实减轻养老服务机构运行压力。建立互联网+”医养模式。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一卡通用,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实施智慧健康养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和康复、健康教育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型特色康养产业。整合健康养老产业资源,引培一批健康养老知名企业,合理布局休闲养生、文化旅游、老年用品、养老产地等优势产业。实施中医药壮瑶京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积极推动中医药壮瑶京医药文化与长寿文化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十是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加大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重点引进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才。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等,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卫生人才十百千工程。加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继续实施基层医疗机构职称评聘和招聘的倾斜政策,落实公立医院内部分配自主权,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推进基层卫生人才支持计划。出台防城港市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编使用力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政策,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推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人才选拔培养工程。加强中医药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建立传统医学传承创新合作基地。加大中医住院医师、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师培养力度。选拔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各类优秀传承或创新团队。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加强培训工作规范化,完善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容量与临床医师岗位需求量相匹配的人才培育机制。改革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生的引进力度。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持续实施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做好订单定向免费乡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工作。

五、规划》有什么主要创新举措?

一是增加规划重大项目库。我市以项目为支撑,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卫生项目,积极做好项目储备,科学谋划5000以上重大项目共56个,规划总投资约141.2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规划总投资129.45亿元。

二是建设防城港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大数据赋能管理,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管理综合治理能力。防城港市分级诊疗平台(二期)防城港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纳入重点项目储备库,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实现行业内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建设。

三是创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加快推进上思县创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全力统筹乡村振兴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围绕宜居康寿思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投入保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巩固完善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运行新机制,组建医疗健康集团,打造更加宜居康寿广西的上思样板。

六、如何保证《规划》的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卫生改革成立市级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审议和指导督促重大事项,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沟通、协调推进。各县(区、市)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及时研究解决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稳步有序推进加强各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建设,严格人员准入机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级负担、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重点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等。加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医疗中心、疾病控制、妇幼保健机构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业务工作条件,扩大服务范围,充分发挥中心指导作用。

三是提高人才素质,保障梯队建设围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加大稳定、吸引、培养、使用人才的工作力度,改善人才成长环境,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和构建人才激励机制,促进各类卫生健康人才发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卫生健康人才队伍。

四是优化法治环境,营造良好氛围大力推动卫生健康新媒体建设,把握卫生健康正确舆论导向。加强重大卫生健康政策、重大战略部署、重大突发事件、重点人群健康、重点工作推进等方面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升信息发布工作效率与质量,传递卫生健康权威声音,营造卫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培育卫生健康文化氛围,重视卫生健康文化宣传,培育卫生健康发展社会新风尚。

五是加强监测评估,确保规划执行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评估工作机制,落实规划实施监测评估结果反馈和整改机制,加强卫生健康规划实施进度、实施效果的监督评价,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措施。加强规划论证与修订,合理安排布局和建设时序,健全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强化规划责任落实,将卫生健康主要指标发展情况纳入各地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