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交流 > 新闻发布会

实录 | 防城港市港口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新闻发布会

2023-04-18 17:53     来源:防城港发布(微信公众号)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发布会现场

港口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4月14日上午11:00举行防城港市港口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新闻发布会。邀请了港口区政府办副主任吴宇,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田长办主任甘文堂,港口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田长办主任林明滨,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韦才培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港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莫金龙主持。

港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莫金龙: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港口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区政府办副主任吴宇,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田长办主任甘文堂,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田长办主任林明滨,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韦才培,他们将为大家介绍耕地保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新华社、人民网、广西新闻网、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国早报、防城港日报社、防城港市广播电视台、港口区融媒体中心的朋友们此外还有区政府办、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区田长制各成员单位等单位有关同志。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是本场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莫金龙。

今天发布会共有两项议程。

首先请区政府办副主任吴宇为大家通报港口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线”工作情况。

港口区政府办副主任吴宇: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港口区委、区人民政府感谢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耕地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同时也希望通过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能够与大家进一步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为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对耕地保护监督工作全面“严起来”,主要有四个比较大的政策变化:

第一个,实行“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第二个,实行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双管控”。

第三个,实行耕地占补和进出“双平衡”。

第四个,严格耕地利用优先序,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这四个突出变化,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决心。

根据我区2021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区国土面积为41330.56公顷,耕地总量为2489.01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02%。区内耕地以水田为主,水田面积1618.68公顷,占耕地总量的65.03%;水浇地面积24.89公顷,占耕地总量的1%;旱地面积845.44公顷,占耕地总量的33.97%。根据三区三线最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我区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468.16公顷,占耕地总量的59%。

近年来,我区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入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开展耕地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一、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设立区级、镇(街)级田长制办公室,实现工作机构全覆盖,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建立“区、镇、村、屯”四级责任体系,配备四级田长450人,构建覆盖全区、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网格组织,合力推进耕地保护工作。二是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制定实施田长制办公室运行管理办法、田长制考核暂行办法等9项制度,把镇(街道)耕地保护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三是建立健全党政同责、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严格管理考核,严肃追责问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划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细化到乡(镇)、村组,落实到田间地块,全面做到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

二、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中管控约束作用,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对耕地应保尽保,严格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优先划定耕地保护红线。我们在村庄规划编制中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要求,在编制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时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规模,用于保障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等需求,并明确农村村民建房在满足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等五种情形下,可视作符合村庄规划,全面扫清农村村民合理建房需求规划障碍,减少村民建房对耕地的无序占用和破坏。

三、健全耕地保护监测监管机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双管控”要求

印发《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的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决策部署,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等,提出我区六个方面共19条耕地保护措施,严格耕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全面落实年度耕地“进出平衡”。健全耕地保护“双管控”顶层制度设计。同时,建立我区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体系,抓好田长制工作终端“田长巡”APP 推广应用,进一步升级完善“智慧国土”智能感知动态巡查系统,组织开展土地卫片和耕地卫片双监督,以“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为重要抓手,加强耕地日常执法监督,加大对破坏耕地行为的打击和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耕地违法行为。去年,我区通过开展耕地“进出平衡”工作,整改恢复耕地12.82公顷,为我区粮食产量生产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四、大力推进土地开垦项目

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作用,引进经营主体实施我区土地整治工程,引入海水稻种植技术,对盐碱地区域进行改良开发和有效利用,建设水田种植区。今年计划再新增一个山新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多途径补充我区耕地。

五、着眼加强监督宣传,大力营造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浓厚氛围

组织开展各类耕地保护工作培训、政策学习、宣传会议等近百次,建立区级田长包片制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对保护耕地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宣传引导,我区已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印刷宣传单和宣传品等8000多份,“管田护田”氛围在港口区日趋浓厚。

耕地保护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持续推进耕地保护监督各项工作,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莫金龙:

谢谢吴宇副主任通报有关工作情况。下面,进行记者提问,各位记者提问前请通报您所在媒体名称。

新华社:

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港口区积极组织对土地进行清理平整复耕,种上了粮食作物,能否介绍一下这个情况吗?

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局长、田长办主任甘文堂: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今年以来,区自然资源局和田长办全面落实上级工作安排部署,全力全速推进各镇(街道)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土地改造提升和复耕。一是高位推动。区委书记、区长多次作出批示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区政府常务会议进一步加压用力、持续攻坚。二是精准施策。区自然资源局和田长办做好业务指导工作,组织各镇(街道)开展土地复耕工作。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各镇(街道)因地制宜制定措施。既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又确保高标准完成耕地保护任务。区自然资源局、田长办和各镇(街道)坚持“一图斑一方案”原则,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完善保障机制,逐镇逐村开展现场调查,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施策,采取违建拆除、原地复耕、“进出平衡”等措施扎实推进工作提升。三是压实责任。区自然资源局、田长办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部署,分管负责同志全力盯紧靠上,集中人力物力扎实完成复耕任务。区自然资源局和田长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林业、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主动担责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合力。

广西广播电视台: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请问港口区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港口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田长办主任林明滨:

我们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相结合,完善农田、农技的配套设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突出分类指导,切实加强稻田精细管理。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气候条件特点,因地制宜,促控结合,分类采取肥水、化控、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对种植早稻示范点发放9号肥料,农作物长势良好。二是立足有效保障,积极做好春耕备播各项准备。围绕春季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膜、药械等,积极组织货源,经调查了解,目前农资储备满足本地需求。农机部门积极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机械准备,农机闹春耕,抢农时助力春耕生产,共投入农业机械106台套,机耕面积达4000多亩。三是着眼提高农业效益,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抓住当前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高、气温逐渐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春季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采取间作套种、保护地栽培等措施,努力扩大速生叶菜、早春蔬菜面积,尽可能全区增加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四是农田水利建设顺利推进。按照去冬今春规划部署,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围绕春季农业生产需要,开工建设光坡镇农田水利项目,加快牛路、山新渠道项目前期工作,恢复全区农田水系,保障粮食生产用水。在抓好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从长岐干渠引水来保障灌溉水源,各项重点水利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

港口区融媒体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请问自然资源执法工作在这方面会采取了哪些措施予以保障?

吴宇: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突出严肃查处的核心职责,全面落实“严起来”的工作要求,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

一是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加强对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密度、频次,全区全年田长办工作人员共开展日常执法巡查近千次。二是扎实开展卫片执法工作。严格按照违法占用耕地“双清零”目标要求部署全区工作,层层压实责任,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严格执行“月清”工作规定,当月图斑下月核清,严把数据真实关;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各镇(街道)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对违法用地问题坚决按照“应改尽改”原则,全力整改消除违法状态。三是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安排各镇(街道)加大疑似图斑线索的核查力度,及时发现新的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新增问题,及时消除违法状态;压实整改责任,扎实推动问题整改;加强督导问效,借力纪检监察、政府督察等部门,助推整改工作再提升。

人民网:

在增强全社会耕地保护责任意识方面,港口区开展了哪些工作?

甘文堂: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为学习贯彻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全社会耕地保护责任意识,我局坚持多措并举,持续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宣讲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一是强化业务培训。以“全市自然资源业务能力大培训”为载体,我区组织参加全市耕地保护和各级“田长”培训会,详细解读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各级“田长”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宣传引导。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日”等为契机,充分利用下村、横幅、活动等多途径开展保护耕地系列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耕地保护政策法规,共开展耕地保护宣传活动5场、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品共8000余份、悬挂横幅800余条。三是丰富宣传载体。下一步将以宣传片、短视频等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耕地保护知识,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随时可学、随手可学、随处可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耕地保护法规政策的掌握程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树牢耕地保护意识、形成耕地保护自觉。

广西新闻网:

请问推行“田长制”能给我区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什么变化?

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韦才培:

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全面推行田长制,是健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将给新时代我区耕地保护工作带来全面深刻的变化。

(一)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建立“四级区(县)、镇(街道)、村(社区)、组监管”体系和日常管护机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充分调动村组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形成保护耕地合力,做到“谁的地、谁来管”,将耕地保护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我区田长制坚持党政领导、属地管理,严保严管、奖惩并举,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科技支撑、智慧监管等4项工作原则,将建立农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动态监测、过程管控,对乱占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及时预警,构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范围线。

(三)能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问题。严格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是目前各级政府必须要落实好的重要任务。推行“田长制”,是落实“六个严禁”工作要求,是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需要,是确保全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有效手段。

莫金龙:

因为时间关系,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感谢各位领导的解答,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港口区自然资源局及相关单位进行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