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2025年“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群众联欢文艺演出成功举办
3月28日晚,由中共防城港市委宣传部、中共防城港市委统战部,防城港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防城港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防城港市2025年“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群众联欢文艺演出,在北港故里文化广场精彩上演,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本次演出以艺术为桥、以文化为媒,绘就了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画卷,将边关风情、海洋韵律与民族文化交织成诗,奏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华彩乐章。节目间歇穿插的有奖知识问答则是让现场各族群众在畅享这场非遗和民族文化盛宴的同时更增长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场演出涵盖了防城港市本土非遗项目和民族文化展演,如大板瑶婚俗秀《瑶山情歌》、京族独弦琴合奏《京家孩子乐无边》等,通过舞蹈、音乐和民俗情景再现,生动展现瑶族、京族等民族的文化魅力。而节目间歇穿插的有奖知识问答则是让现场各族群众在畅享这场非遗和民族文化盛宴的同时更增长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瑶山情歌,弦动京岛。大板瑶婚俗秀《瑶山情歌》如一幅流动的民俗长卷,新娘银饰叮咚、嫁衣如火,青年男女以眼波传情、以舞步叙事,将瑶族婚俗的淳朴与浪漫浸染舞台。京族独弦琴合奏《京家孩子乐无边》则似海风拂面,一弦轻拢慢捻间,渔舟唱晚的意境与童谣的欢快碰撞,千年“喃字”古调与现代音符共谱“海韵新声”。


衣锦华章,舞绘交融。非遗服饰秀《行走凉都》以灯光为笔、T台为卷,壮族服饰的斑斓、苗族服饰的绚丽、彝族服饰的灵动等让人眼前一亮,传统纹样与现代剪裁相映生辉,宛若“穿在身上的史诗”;壮族舞蹈《壮族敬酒歌》踏着铜鼓的铿锵节奏,少女手捧酒碗翩然起舞,将“以歌迎客、以酒交心”的壮乡豪情挥洒得酣畅淋漓;新疆歌舞《今天又是一个好日子》欢快的节奏,热情的舞蹈,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新疆服饰,头戴华丽的帽子,迈着矫健而欢快的步伐充分展现了新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如诗如画。


歌舞如诗,描画锦绣。当马头琴奏响《万马奔腾》,舞台灯光骤然化作草原星河,马蹄声与琴声共振,观众恍若置身敕勒川的苍茫辽阔;《心中的金花》则以京族传统舞蹈形式,融合现代编舞手法,展现海洋民族的浪漫情怀;歌舞《防城港红树林之恋》则通过舞蹈展现红树林的根脉深扎泥土,连成抵御风浪的生命之网,恰如中华民族共同体56个民族根脉相连,守望相助,共护山河锦绣。


山海共鸣,四海一家。大合唱《广西尼的呀》以“尼的呀”这一壮族民歌的经典衬词为灵魂,将广西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与时代精神熔铸成一首悦耳动听又脍炙人口的民族文化赞歌,让现场各族群众纷纷跟唱;山海与共、民族同心,压轴节目《石榴花开海边山》就像一幅展现防城港市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美好景象的画卷展现在现场各族群众眼前,歌手演员们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用歌声与舞蹈表达着对民族团结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欢快的歌曲节奏与郎朗上口的歌词,如盛开海边山的石榴花,石榴花开,红霞满天,引各族群众共同歌唱,将晚会推向高潮。

五湖四海有相逢,团结奋进写佳话。防城港以这场文艺盛宴,书写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注脚——这里,有非遗活化的匠心,更有各族共舞交融的欢畅。当《爱我中华》等民族团结进步的旋律响彻海湾,星光与渔火共明,照见的是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