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晚稻种子消毒及秧田病虫害防控建议 农作物病虫情报 第202413期

2024-07-03 18:05     来源:防城港市农业农机服务中心植保科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1选用抗(耐)病品种。 重病区要淘汰感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品种,这是减轻或控制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

2减少早稻虫源,防止早稻田传毒昆虫白背飞虱大量转入晚稻田。清洁田园,前茬收割后及时清除稻秆,减少病源、传毒虫源,对病毒病稻田要立即回水耙沤,同时施用碳铵,加速腐烂,以免病株再生稻生长留下病源地。

3秧田选择。秧田宜选择远离病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积极推广防虫网育秧,水稻育秧期全程覆盖20目以上防虫网或15~20克/㎡的无纺布全程覆盖育秧,防止秧苗期传毒媒介传播病毒,可有效预防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4种子消毒。水稻种子常带有多种病菌,是水稻恶苗病、稻瘟病等多种水稻病害的初次侵染菌源,做好水稻种子消毒,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具体方法有:

4.1药剂浸种

4.1.1 “强氯精”浸种法: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12小时(杂交稻种预浸6~8小时,常规稻种预浸12小时),捞起滴干水后,再放入300~400倍85%强氯精药液消毒12小时,捞起用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4.1.2 “使百克”浸种法:用25%使百克0.6毫升(1小包)兑水1.5公斤,浸泡种子1.5公斤,消毒12~24小时,然后捞起(可不清洗)直接催芽播种。

4.2药剂拌种

种子催芽露白后,每公斤稻种拌高渗吡虫啉有效成分1克或噻嗪酮有效成分3克,先与少量细土或谷糠拌匀,再均匀拌1公斤种子(以干种子计重),待药液充分吸收后播种,可防稻飞虱、稻叶蝉等传毒害虫为害,预防南方水稻黒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5病虫防治。在秧苗2~7叶期,应持续做好稻飞虱、叶蝉防治,秧田每隔5~10天防治1次。水稻移栽前5-7天要注意根据虫情监测喷施 “送嫁药”防治白背飞虱等病虫害。插秧前3~5天,喷施嘧菌酯加病毒A或吡虫啉加病毒A,可预防稻瘟病和飞虱传毒。移栽到大田后7~10天用药防治1次,5~10天后再用药1次。防治药剂轮换选择吡虫啉、噻嗪酮、吡蚜酮、唏啶虫胺、醚菊酯、呋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等,要用足药剂量及药液量,确保防治效果。

6及时拔除田间病毒植株。秧田期和栽后15天内进行田间排查,发现感染南方水稻黒条矮缩病植株一定要及时拔除,拔除前应喷施防治稻飞虱的药剂,秧田期病株集中埋入泥中,分蘖期病株直接踩入泥中并从健丛中掰出一部分分蘖苗补缺。对于发病特别严重的田块,应及时翻耕改种下茬或其他作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