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防城港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工作方案
2022年防城港市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通知》(财办建〔2022〕18号)、《自治区商务厅关于编制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工作方案及建立项目储备库的通知》(桂商建发〔2022〕33号)文件精神,实施好防城港市2022年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格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渠道下沉为主线,以完善县乡村商业网络体系和农村物流配送“三点一线”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行政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实现城乡商业服务均等化,实现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广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商业施舍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力争到2025年,建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县域商业网络体系,实现城乡生产和消费连接更为紧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更加畅通,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与农村消费双提升。

三、防城港市县域商业概况
防城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是一座滨海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广西南部边陲,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临北部湾,北连南宁市,东接钦州,西南与越南接壤,海岸线580公里,陆地边界100.895公里,是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被誉为“西南门户、边陲明珠”,是中国氧都、中国金花茶之乡、中国白鹭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广西第二大侨乡。行政区域总面积6238.6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防城港市下辖1个市、2个区、1个县,其中:6个乡、17个镇、276个村、62个社区。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1.92万人。202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
上思县:上思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防城港市的西北面,坐落在风景绮丽的十万大山北麓,与宁明县、扶绥县、钦州市钦北区、南宁市江南区及良庆区相邻,是防城港市唯一的市辖县。全县总面积 2816 平方公里,人口25万人,辖 4乡4镇,83 个村、4 个社区,少数民族占 93.48%,其中壮族占 87.58%,瑶族占 5.6%,其他少数民族0.2%。2021年,全县GDP增长9.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9%、9.7%和 12.3%。财政收入8.64 亿元,在全区29个同类县中排名第4名。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34.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和10.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在全市前列,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也保持快速发展。
目前上思县已建成覆盖83个行政村的249 个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网点,国内主流快递企业均已在上思设点布局,有苏宁物流、德邦物流、佳吉快运等国内区内主流物流企业 15 家,有快递公司 20家,有中国邮政、上思县乡村通物流公司等2家农村物流配送企业,已建设有 1个县级分拨中心,10个村镇分拣站,100 个村级收发服务点,实现物流快递配送服务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及部分自然屯。全县有农贸市场14个,覆盖全县8个乡镇及部分人口大村,农村小卖部和农资配送点 300多个。
东兴市:东兴市行政区域面积 590 平方公里,海陆边境线 89公里,辖东兴、江平、马路3个镇、共31个行政村和 11个社区,常住人口近 21.6万人。2021年,东兴市GDP 增长 2%,其中一二三应分别增长5.7%、-6.3%和 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2%。规上工业产值增长 16.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0.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6%和10.7%。现有商场5个。超市家15家,农贸市场14个,专业市场6个;加油站15座。
港口区:港口区辖光坡、企沙2个镇和白沙万、渔洲坪、王府、沙潭江4个街道办事处,下设26个社区和17个村委会。2021年,港口区GDP增长11.7%,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4.1%、16.0%和4.6%。财政收入22.76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4.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3.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0%和11.0%。
防城区:防城区辖华石、那梭、那良、峒中、扶隆、大菉、江山、茅岭8个镇,滩营、十万山2个乡和文昌、珠河、水营3个街道办事处,下设21个社区和145个村委会。2021年,防城区GDP增长5.5%,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7.4%、-1.2%和7.3%。财政收入10.68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4%和9.6%。
四、工作重点
市级统筹项目由防城港市商务局牵头,统筹实施跨区域物流、供应链等面向县域的相关项目。县(市、区)项目由各县区人民政府作为实施主体组织实施,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以人口相对聚集的乡镇为重点,支持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大中型超市、集贸市场等,完善冷藏、陈列、打包、结算、食品加工等设施设备。鼓励连锁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下沉农村,加强数字赋能,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拓展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打造乡镇商业集聚区。
(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挥县城和乡镇物流枢纽作用,支持建设改造一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完善仓储、分拣、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设施,增强对乡村的辐射能力。整合县域邮政、供销、快递、商贸等物流资源,发挥连锁商贸流通企业自建物流优势,开展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等物流快递共同配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三)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引导大型流通企业下沉供应链,布局一批县域前置仓、物流仓储等设施,提供直供直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库存管理等服务,让农民直购好产品、新产品。鼓励本地商贸流通企业组建联合采购平台,加大农村地区商品投放力度。
(四)增强农产品上行动能。引导商贸、电商、快递、物流企业围绕农产品上行,建设分拣、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加强标准和品牌应用,提高农产品商品转化率。整合现有县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统筹产品开发、设计、营销、品牌等服务,拓宽农产品上行渠道,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五)提高生活服务供给质量。引导农村邮政、供销、电商、商贸流通企业从传统批发、零售向综合性服务转变,整合购物、订餐、家政、租赁、同城配送等服务,提高乡镇、村(社区)生活服务的便捷性和服务质量。支持乡村家电销售配送、维修回收网点建设,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促进家电消费。引导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生活服务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加工制造等特色产业跨界融合,增强服务业推动生产、促进流通和扩大消费。
五、时间安排
(一)2022年12月15日前。制定市本级资金管理办法、日常监管和信息公开制度。
(二)2023年2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验收及资金拨付。市本级负责组织验收复核,并将验收复核结果上报自治区商务厅。
(三)2023年3月。迎接自治区绩效评价。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是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市级牵头部门,负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项目申报,指导项目实施,开展验收复核,统筹实施跨区域物流、供应链等面向县域的市级统筹项目。各县区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项目实施主体和直接责任主体,负责项目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总体规划、管理监督和资金拨付,指导县级相关部门、乡镇抓好项目落实。市级相关部门、项目实施县市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项目台账,明确责任人和项目进展时限。
(二)加大资源整合。市级相关部门、项目实施区县要加强资源整合,做好与万村千乡、电子商务进农村、城乡高效配送等工作衔接,充分利用现有商业设施,主要聚焦县域商业建设中的市场缺位和薄弱环节,发挥县城和乡镇的枢纽、节点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辐射带动县域商业整体提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动机制创新,在金融、土地、收费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破除制约县域商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结合实际,分批次启动项目建设,成熟一批,建设一批,验收一批。
(三)强化过程管理。市级相关部门、项目实施县市要强化项目日常监管,定期督促、检查、指导承办企业开展项目建设,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对项目申报、评审、建设、验收、补贴等各环节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做到资料详实、手续齐备、程序合规。积极配合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价,并及时进行整改。
(四)严格监督考核。要将县域商业建设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评内容,定期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实行问题通报和曝光机制,严格责任追究。鼓励在事前、事中、事后引入审计、财务、监管咨询等第三方机构,加强对项目各环节的把关、监督和审核,避免资金使用不规范,程序不合规,有效防范风险。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