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跨越国界的医者仁心
深夜在手术室里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依托5G技术开展跨国远程会诊、在跨境医疗合作中细致沟通病情……这些都是她日常工作中的片段。她把自己的大好年华奉献给了边境地区的医疗事业,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跨国情谊的传播者。
北仑河蜿蜒流淌,分隔中越两国:北岸是广西东兴市,南岸是越南广宁省芒街市。在东兴市,有一位京族医生长期扎根边境医疗一线。17年来,她救治了数千名中越病患者,用行动诠释着跨越国界的医者仁心。她,就是荣获“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称号的东兴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黄秀。

急病人所急,用爱心治愈患者伤痛
“要不是黄秀主任当机立断,我这条命恐怕就没了!”时隔数月,回忆起今年1月份的那次突发急症,22岁的小林(化名)仍难掩激动。
那天深夜,小林因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往东兴市妇幼保健院。接到通知后,黄秀迅速组织科室人员展开救治。见患者面色苍白、蜷缩呻吟,她立即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为“宫外孕破裂出血”,若引发腹腔大出血,在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
“马上启动绿色通道!”黄秀一边安排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一边协调超声科紧急检查,同时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超声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患者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腹腔内已有大量积血。
“立刻手术!”黄秀带领团队迅速投入抢救。从患者入院到完成微创手术,全程不到两小时。术中发现其右侧输卵管破裂口活动性出血明显。“再晚一些,就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参与该手术的医生事后感叹。
术后,黄秀仍放心不下,专门到病房细致交代注意事项。小林的家人握紧她的双手,连连道谢。这样的场景,在她17年的从医生涯中,早已是寻常事。

2007年,黄秀从右江民族医学院毕业,毅然选择回到家乡东兴市,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东兴与越南芒街仅一河之隔,除本地居民外,还有不少越南籍边民前来就医。
初到东兴市妇幼保健院时,这里的医疗条件还比较落后,设备陈旧,能独立开展微创手术的医生屈指可数,不少孕产妇不得不辗转至南宁、钦州等地的大医院分娩。“绝不能让距离和技术成为边境妇女看病的阻碍。”从那时起,黄秀暗下决心,把专业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边境医疗事业。
17年来,她从一名住院医师逐步成长为副主任医师、科室带头人,始终坚守临床一线。无论昼夜,只要科室有紧急情况,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遇到疑难病例,她带头查阅文献、组织讨论,寻求最佳治疗方案;面对焦虑的患者,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沟通、细心疏导。
据统计,截至目前,她已累计接诊孕产妇5300余人次,主刀宫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400余台,成功抢救高危孕产妇及妇科急危重症超过100例,保持了重大医疗事故“零发生”的纪录。
因医术精湛、责任心强,黄秀在今年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荣获“第二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称号。她的先进事迹在广西广播电视台“山海间的纽带”专题中播出,成为广西边境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榜样。
创新诊疗模式,吸引越南边民就医
“语言不通,但健康与信任是相通的。”黄秀说。她深知跨境患者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病痛,还有语言障碍、信息不对称和流程陌生等多重困难。为此,她带领科室创新推出“三同服务”——同质诊疗、同步翻译、同频关爱,让越南患者感受到中国医生的温暖。
“同质诊疗”是“三同”的核心。家住越南芒街的阮氏秋在孕38周时,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面临生产风险。黄秀没有因她是外籍患者而有任何迟疑,迅速为其安排全面检查,严格按国家标准实施剖宫产手术,最终母婴平安。阮氏秋的丈夫感激地说:“中国医生技术好又贴心,像家人一样。”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近5年来,黄秀帮助了20多位越南孕妇平安分娩,诊治妇科患者超过百人次。

黄秀(左)上门为居民测血压。
“同步翻译”有效破解了沟通方面的难题。黄秀推动医院组建了一支由京族医护与专业越语翻译人员组成的团队,并配备多语种翻译设备。无论是产前沟通还是术后嘱咐,团队都能实现信息精准传递,避免因术语或文化差异造成误解。
“同频关爱”则彰显了超越医疗之外的人文温度。针对跨境人流患者,黄秀牵头实施PAC(流产后关爱)项目,不仅一对一讲解保健知识,还通过微信、电话进行长期随访。近5年,科室接诊的跨境人流患者重复流产率下降40%,口碑逐渐传开,不少越南患者主动介绍亲友前来就医。
任妇产科主任后,黄秀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科室发展的核心任务,推动与上级医院建立长期协作,每月邀请专家来院坐诊、授课,并积极选派青年医生外出进修。同时,科室持续优化服务,推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流程,改进产检服务、开设孕晚期绿色通道等,受到群众广泛好评,甚至吸引了周边越南边民前来就医。
听到患者说声“谢谢”,一切都值得了
以前,做腹腔镜手术得专程赶往南宁,来回数日、苦等专家,这是许多东兴市民众共同的经历。2019年,东兴市江平镇的陈女士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通过远程技术支撑的腹腔镜手术,医生成功为她剔除了体内直径达8厘米的子宫肌瘤。术后她迅速恢复,第二天便可下床活动,一周后就顺利出院了。她欣喜地感叹:“再也不用奔波了,在东兴也能做上大手术!”
这一转变,离不开妇产科医生黄秀对突破边境地区医疗瓶颈的执着追求。2018年之前,东兴市微创手术资源匮乏,患者往往需提前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预约上级专家,跑180多公里的路程到南宁就医。更令人痛心的是,曾有一位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因迟迟排不上专家手术,肌瘤持续增大,最终不得不接受创伤更大的开腹手术,术后恢复仅一个月。这件事深深触动了黄秀:“边境地区群众的健康等不起、靠不来,我们必须主动破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