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壮美少年 友行天下”中国—东盟青少年友好使者拜访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河内中国文化中心

2025-08-25 17:46     来源:南国早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8月19日一大早,参加“壮美少年 友行天下”中国—东盟青少年友好使者互访活动(越南站)的小使者们,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讨论起此行的重头戏:参观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与外交官“零距离”对话。此前,他们刚刚探访了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倾听了一段段广西与越南以文化为桥、深化友谊的动人故事,更加期待走进中国驻越南大使馆。


参观完大使馆,和外交官交流的小使者就激动地说:“这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01

参观驻越使馆,倾听友好故事


19日下午,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小使者们受到大使馆文化处郑大伟参赞等人的热情接待,他们向小使者们介绍了中越两国深厚的传统友谊与紧密的双边关系。


小使者们与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郑大伟参赞交流。


小使者们了解到,在越南胡志明主席的革命生涯中,他曾多次到过广西,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革命足迹。如今,这些足迹和遗址都得到中方很好的保护,并成为连接两国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每年都吸引很多越南民众来到广西,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


同时,越南境内也有多处中国烈士陵园,这些陵园规模大小不一,同样也得到了越方很好的保护。其中,在河内嘉林中国烈士陵园,长眠着在援越抗法、援越抗美斗争中英勇牺牲的中国英烈,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铸就了中越友谊的不朽丰碑。


郑大伟参赞期待小使者们以这次越南之行为契机,深入了解这些红色足迹背后的感人故事,加强与越南青少年的交流,传承中越两国传统友谊,当好中越友好的小使者。


02

 分享越南见闻,守护中越友谊


8月18日,小使者们走进位于越南河内的中国文化中心。这是中国政府在越南设立的官方文化机构,旨在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旅游推介和文化体验等,向越南民众全面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动两国在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小使者们与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德山合影。


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德山热情接待了小使者一行。他向大家介绍,今年5月,该中心举办了“茶和天下·雅集”暨胡志明足迹中越友谊广西红色旅游线路推介活动,结合胡志明在广西的革命历程,推出6条面向越南党员干部、青少年、中老年、大众游客等不同群体的红色旅游线路。这一创新尝试将文化、历史与旅游有机融合,取得了良好反响。


张德山鼓励小使者们在这次越南行中,要以多元视野观察世界,学会尊重差异;回国后,成为传播不同文化的使者和中越友好故事的讲述者,把在越南的见闻带回中国,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接力守护这份珍贵的中越友谊。


03

对话外交官,小使者们收获多


2025年正值“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也是中越建交75周年和中越人文交流年。在此背景下,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与广西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谋划,推出“壮美少年 友行天下”中国—东盟青少年友好使者互访活动,旨在组织广西和东盟国家的中小学生开展交流互访,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心相通。


今年2月,互访活动首站走进马来西亚,在当地引起了积极反响。现在,小使者们来到了越南,与当地中小学生交流互动,结下跨国情谊;参观柳工越南公司,了解“桂企出海”故事;拜访越南铁道学院,了解中国助力越南培养高铁人才的情况;前往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参观交流,了解中越友好故事。


“这段经历让我十分难忘,我感受到了中越两个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小使者张钰宁说,中越两国在教育方面深度合作,在旅游方面互相吸引,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她感受到了文化交往在两个国家之间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小使者滚韵欢说,通过交流,她愈发感受到真诚在建立跨国友谊中的重要性。“我们之前和越南的同龄学生有一场联谊会,语言不是障碍,我们互赠礼物以表心意,共同制作越南春卷、咖啡,真诚让我们心心相连。”


陪同访问的家长莫乃玲认为,越南之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别国的不同风情,培养了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她期待孩子们回国后,当好友好小使者,通过家庭、学校讲述自己越南行的经历和感悟。





一问一答


参观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河内中国文化中心,小使者们得到了宝贵的交流机会。面对小使者们的问题,郑大伟参赞和张德山主任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问:“我长大之后,也想成为中越合作使者,我需要从事哪些相关职业呢?”


郑大伟:先读书,可以考虑学习越南语专业或是商贸专业。随着中越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在越的中资企业也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很大,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其实很好就业;如果在语言基础上,还能掌握商贸、法律等专业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那就更受欢迎了。另一方面,越南已有多所大学开设了中文专业,这些大学生因为既懂中文又熟悉本国情况,毕业之后很受中资企业欢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越两国对越南语人才和中文人才的双向需求,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旺盛态势。


问:“我们这样的年纪,也能为中越两国的友谊作贡献吗?”


郑大伟:小使者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例如,学校里如果有越南留学生,可以热情接待,帮他们解答一些学习生活上的小疑问,这就是在为友谊添砖加瓦;现在来到越南,就多用心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这里的文化和历史;认识了越南的同龄人,可以和他们聊聊天,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趣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收获珍贵的友谊和难忘的人生经历,也是在为中越两国的友谊播撒种子。


问:“来越南这么久,您对越南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吗?”


张德山:越南和广西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习俗相近,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感受到越南民众的淳朴与友善,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深受欢迎。真正的理解,源于真诚的往来。只有多走动、多沟通、多对话,情感才能生根,友谊才能长青。


问:“越南人学说中文,会更容易吗?”


张德山:越南深受中华文化影响,语言中存在很多汉越词(越南语里一些由汉语引申而来的汉根词和汉源词的统称),发音系统相似。因此,越南民众在汉语学习上具备显著优势,不仅语音标准、语法扎实,更是在极具挑战性的“汉语桥”等高水平赛事中屡创佳绩,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中文能力。


来源| 南国早报


编辑| 廖依倩

审核| 张业广

终审| 陈海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