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单位:市政府办成文日期:2023年06月05日
标  题: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
发文字号:防政发〔2023〕11号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3日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

2023-06-13 17:27     来源:市政府办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市人民政府各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港各单位:

为完成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现就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分工通知如下:

一、2023年奋斗目标

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对广西及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聚焦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的发展定位,紧扣“12345”工作思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以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两个年”行动为工作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开放体系、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保障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防城港篇章起好步开好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市三十周年。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

1.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税务局、负责非税收入征收的其他市直、驻港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医学试验区工作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城市管理监督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医学试验区工作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8%以上。〔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口岸办);配合单位:防城海关、东兴海关、峒中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7.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局、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乡村振兴局、医保局、国资委,税务局、人民银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9.新增城镇就业0.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6%以内。〔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1.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任务

(一)实现“三大提升”,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1.实现经济实力大提升。开展好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两个年”行动,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战略平台,把战略蓝图转化为施工图、作战图。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强化“一把手”带头招商,优化“6+N”招商工作模式,建成“云招商中心”。新签项目投资总额10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200亿元;驻点招商工作组新签约项目投资额8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000亿元。全年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0项以上,续建项目150项以上,投产达产项目50项以上,储备项目300项以上。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大攻坚,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前端情况收集、中端科学研判、后端跟踪服务的攻坚架构,做好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建设服务等全周期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市县联动推进机制,让“好大优”的项目得到“优快实”的要素资源保障。健全项目建设月度研究、半年现场会、年终总结表彰、绩效考评挂钩等攻坚机制,掀起大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热潮。〔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投资促进局;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医学试验区工作办、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港发控股集团、投资发展集团、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兴港集团、医学试验区产投集团、工商联、防城港供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实现营商环境大提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构建更具获得感、满意度的一流营商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大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对投资商不论国资民营外企、不管投资大小,都“一碗水端平”“一条龙服务”。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大力营造诚信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恪守“君子不轻诺于人,但一诺千金”的诚信理念,坚持“有呼必应、不推不拖”,把“诚信”打造成为防城港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使用市民中心等便民服务平台,营造高效便捷舒心的政务环境。大力营造公开透明的政策环境,制定实施的鼓励扶持政策,一律向外公布,推动直达快享。大力打造企业生长的沃土环境,着力培育资本、技术、人才和物流“四个要素市场”。大力营造“亲”上加“清”的政商环境,不允许对引进的项目和企业打上个人标签,让政府工作人员放心大胆、真心诚意为投资商办实事、解难题;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走企纾困解难”“走企护商治乱”“走企问政督效”以及“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等行动,健全常态化解决企业反映问题闭环反馈机制,真金白银给支持,真心实意优服务,让政策跑在困难前面,让服务跑在企业需求前面,让广大企业家在防城港大显身手、各显神通、成就梦想。〔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科技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金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城市管理监督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市场监管局、国资委、投资促进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工商联、人民银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防城港银保监分局、税务局、防城港供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3.实现干事创业氛围大提升。旗帜鲜明倡导“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以干部敢为推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常态化开展“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能力”专项行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反对和整治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精文简会、规范督查考核,对督查检查项目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为实干者创环境、卸包袱、减负担。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强化“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鲜明导向,优化绩效考核、督查激励办法,做到奖罚分明,对“躺平者”说不、为担当者喝彩,让“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成为普遍心态,让“见红旗就扛、见锦标就夺、见第一就争”成为奋进姿态,不断升腾干事创业的火热气场。〔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办;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二)畅通“三大动脉”,全面提升战略通道枢纽能力

1.畅通“向海动脉”。立足服务未来万亿级临港工业基地需求,推动企沙南港区30万吨级以上码头和30万吨级航道项目尽快重启各项前期工作,争取资金支持,早日实现开工建设。加快西贤航道扩建工程、潭油作业区进港航道工程二期等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加快赤沙作业区系列泊位建设,推动渔澫港区513—516号泊位等完成开放验收。抓好防城港铁路第三调车场(一期)工程建设。提效降费港航服务,提升港口竞争力。〔牵头单位:市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商务局(口岸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海洋局、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港发控股集团、兴港集团、防城海关、防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防城港海事局、市税务局,北部湾港口管理局防城港分局等〕

2.畅通“出边动脉”。建成通车防东铁路,开工建设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增建二线,全力推动将中越铁路(东兴至海防段)纳入相关重点铁路建设规划。争取上半年国门大道全面完工通车,启动江山半岛互通等一批重要交通节点改造,提升道路绿化亮化形象。持续推进上思至峒中高速公路、南宁吴圩至上思高速公路、东兴至凭祥高速公路、G219防城峒中至东兴段建设,建成上思至防城港高速公路。〔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口岸办)、林业局、外事办、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投资发展集团、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医学试验区产投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3.畅通“航空动脉”。防城港民用机场已列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规划,要着眼于更好满足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建设、沿海沿边地区开放开发需要,全力向上汇报争取,早日解决瓶颈问题,争取年内取得国家立项批复。开展防城港空港经济区前期工作,谋划推进航空港区产业园、机场快速路等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机场投资集团、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口岸办)、林业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港口区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等

(三)建强“三大平台”,高水平融入新发展格局

1.高水平建设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围绕“六个突破”目标,深入落实“国15条”政策措施和自治区支持措施,高标准做好试验区总体规划,重点抓好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合作产业园、医学研发产业园和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繁育基地建设,建成使用云朗科技园、国际生物安全评价中心、医学研发中心,加快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试验区“三引”工作成效,发挥好医学试验区产投集团作用,加力引进一批高水平医药领军企业、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努力在二类医疗器械类项目引进建设上取得更大突破,开工建设药明康德等龙头企业项目。持续丰富完善功能平台,力争防城港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并开工建设,推进药品进口口岸城市申报建设,推进贵细药材进口和加工贸易便利化,抓好实验动物进口检验检疫隔离场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区域医疗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快国际(东盟)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建设。创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高质量举办好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等系列医学论坛。〔牵头单位:市医学试验区工作办、医学试验区产投集团市委人才办、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教育局、科技局、商务局(口岸办)、外事办、市场监管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局、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金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林业局、海洋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投资发展集团、防城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持续打造东兴试验区升级版。推动理顺东兴试验区管理机构和体制机制,把历年以东兴试验区名义争取上级资金的项目建设好,发挥好效益。争取把东兴试验区列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发展区,同步享受自由贸易试验区优惠政策,助力沿边地区高质量发展。整合我市边境各产业园区资源,推进东兴沿边产业园谋划建设,支持东兴打造落地加工示范市,加快绿色加工产业园建设。抓好东兴试验区三年行动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峒中公路口岸(含里火通道)通过国家验收开放,推进配套指定监管场所项目、峒中口岸物流集散中心、里火通道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建设。深入推进跨境劳务合作,积极发挥与越南边境省市的沟通会晤机制,深化与越各领域务实合作。〔牵头单位:东兴试验区工管委办公室,东兴市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口岸办)、东兴海关、峒中海关;配合单位:市委改革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金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外事办,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

3.提升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品质内涵。围绕建设北部湾国际滨海度假胜地、边海国家风景道、中越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任务,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创新发展。积极创建江山半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白沙湾国际自然医学度假区、体育小镇、温德姆酒店度假区、泰国文化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抓好高星级酒店群建设,建成西湾景区阳光海岸段沙滩浴场、江山半岛白浪滩景区提升工程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推动尽快恢复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业务。出台促进旅游民宿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培育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创新打造白浪滩嘉年华文化旅游节品牌,开展“北部湾开海节”“国人游防城港”活动,高质量办好中国—东盟马拉松、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第36届晚报杯全国业余围棋锦标赛等赛事活动,让体育的激情持续焕发城市的活力。〔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民宗委、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外事办、市场监管局、海洋局,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四)突出“三项重点”,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推动钢铁产业扩量提质。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推动提升粗钢加工转化成高性能精品钢材的比例。开工建设广钢3号高炉,实现盛隆二期技改、欧冶链金等项目竣工投产;推动国电、神龙、天地和等在建产业链条项目加快建设,延伸发展钢铁下游精深加工,加快产业提层次强实力;服务广钢、盛隆等重点龙头企业稳产增产。〔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国资委、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等〕

2.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破局壮大。突破补齐铝水短板,精准拓展铜材下游加工,着力完善有色产业链。开工建设新疆特变电工生态铝产业链项目、广西华昇二期、起帆电缆等项目,推动五金铜材卫浴产业园项目陆续投产,加快金川二期、久恒铝业等项目建设,精准对接招引一批铜带、铜棒、铜箔、电线电缆等铜材加工企业。支持金川、华昇等企业打造数字化行业标杆。〔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国资委、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等〕

3.推动绿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促进产业快成长上规模。开工建设川金诺10万吨磷酸铁锂、粤桥10万吨磷酸铁、华润水泥上思新型建材产业园、长科年产5万吨高胶粉等项目。保障长科、川金诺、恒港、华润水泥、源盛等重点企业稳产增产。〔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国资委、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上思县人民政府等〕

4.推动粮油食品产业提档升级。引导粮油食品产业向精品饲料、面粉、海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多元化发展。开工建设益海嘉里粮油综合加工、鼎佳预制菜等项目,重点对接金钱、园丰等一批饲料加工龙头企业投资建厂,保障好大海、惠禹、澳加、枫叶等重点企业达产增产。〔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口岸办)、市场监管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局,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等〕

5.培育壮大百亿级特色产业。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投资投产。实现瑞泰激光、中润重工、蔚多、美控、瑞吉联一期等竣工,推动防城港电厂三期、环峰热能、瑞吉联二期等开工建设,加快红沙核电、防城港海上风电、上思抽水蓄能电站、门崖岭风电场、明阳新能源装备制造一期、龙源山茶一期等建设,大力引进深圳光子晶体项目。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支撑,深入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市理工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开办产业职业学校,办好“盛隆班”“金川班”现代学徒制订单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完成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科技成果转化30项以上、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6家以上,推进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精心打造一批人才团队示范平台,以求贤之心引才、以期许之心育才、以舍得之心留才、以包容之心用才,用心营造人才“引育留用”良好生态。

防城港因实业而兴,必然要靠实体经济赢得未来。目前,全市“4+5”产业现有在建、即将开工和已落地的10亿级以上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超2900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超过2400亿元。我们要锚定加快工业振兴“主航道”,点燃项目“强引擎”,澎湃创新“原动力”、筑牢人才“引凤巢”,奋力在更高起点挺起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的工业“脊梁”。〔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金融办)、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口岸办)、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林业局、海洋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投资发展集团、港口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五)推动“三项增效”,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发展

1.推动现代物流业提能增效。高水平构建中国—东盟国际现代物流中心,推进渔澫港区煤炭储运基地、西南有色金属矿产品交割交易中心、特种车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园区(一期)后续工程,开工建设防城港电商快递物流园、东兴跨合区口岸物流产业园、东兴国际快件监管中心、上思十万大山物流园、企沙危化品车辆服务中心、凯森智慧仓储物流中心,推动北部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服务平台、防城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成运营,推动北港防城港新通道联运中心建设。加大频次开行防城港至香港外贸集装箱等直航航线,谋划开通防城港至东南亚、至海南洋浦港(八所港)直航航线。争取获批“十四五”国家骨干型冷链物流基地。确保港口货物通过能力突破2亿吨,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突破1.7亿吨、100万标箱。〔牵头单位:市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商务局(口岸办);配合单位:东兴试验区工管委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金融办)、交通运输局、海洋局、投资促进局,市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港发控股集团、兴港集团,防城海关、东兴海关、市邮政管理局、防城港码头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推动平台经济提量增效。推进我市再生资源交易、航运贸易金融、碳汇交易、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等“五大平台”建设。支持北部湾金属交易中心做大做强,引进国内一流平台企业入驻。以打造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为目标,规划完善云朗科技园二期建设,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集聚发展。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动中国东信系列智慧平台落地建设,积极引进一批企业研发、销售、采购、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抓好绿色建筑产业基地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金融办)、商务局(口岸办)、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检验检测中心、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投资促进局,人民银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港发控股集团、投资发展集团、兴港集团,港口区人民政府等〕

3.推动传统服务业提质增效。促进消费恢复和稳定增长,鼓励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消费。推动中心区CBD中央商务区等提升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商贸中心、步行街,持续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出台夜间经济繁荣发展支持措施,培育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和夜间经济集聚区。加快北港故里、企沙渔港特色街区等建设,推动中心区伏波路“夜市一条街”、阳光海岸沙滩夜市、白浪滩夜市等提档升级,支持各县(市、区)打造若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规范便民夜市发展。支持“小店经济”发展,让街头小店重拾发展信心,以鲜活市井气点燃城市烟火气。〔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教育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监督局、投资发展集团、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兴港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六)聚力“三个促进”,接力描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1.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面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 “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建设10.6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灭荒复耕2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68.85万亩以上。推动那垌水库、那板灌区节水改造、小陶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开工建设。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创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为载体,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打造一批蔬菜基地,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个以上。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稳定生猪生产。实施预制菜产业培育行动,支持发展特色预制菜。精心做好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品牌培育大文章,推进肉桂八角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香料精深加工发展,提升肉桂八角、金鲳鱼、金花茶等农业品牌影响力,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把好品牌做成大产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商务局(口岸办)、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两个缩小”目标,聚焦产业、就业两个关键,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实施乡村产业培优工程,采取“平台公司+龙头企业+种养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创新“农创+文创”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民宿餐饮、农事体验、研学康养等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牵头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民政局、财政局(金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工商联等〕

3.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完成编制46个以上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乡村道路“三项工程”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社会化服务模式。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启动东兴市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网签试点。推进“统仓共配”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体系,优化升级“快递进村”工程。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让村民更有“精气神”、乡村更具“形实魂”。〔牵头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民政局、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邮政管理局、供销合作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七)聚焦“三个注重”,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1.更加注重功能提升。抓好北部湾大道北段路面改造、玉石滩大道—沙企大道立交改造、长坜立交桥等建设,全力打通东湾大道延长线铁路桥下穿部分、将军山路等一批城市“断头路”“梗阻路”。加快推进市第二水源工程、经开区(工业)供水保障工程,完成城区雨污错混接点整改及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建成西湾新城、科教园区污水处理厂。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桃花湖片区改造、城市智慧停车设施改造等建设,打造一批人居环境改造示范街。巩固提升广西公园城市建设成效,完善环西湾、江山半岛绿道和自行车道建设,提升园博园运营管理水平。强化经营城市理念,坚持“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完善江山半岛等重点区域控规编制及动态更新,加强园区工业项目、城市建筑设计的科学把控,构筑优美城市天际线,打造精致大气的现代化城市形象。〔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监督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投资发展集团、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医学试验区产投集团、兴港集团、防城港供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更加注重以文塑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一批具有防城港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艺精品,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持续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免费开放。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推动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住房城乡建设局、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3.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深入打好城市管理“持久战”,出台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细则,建立管理标准体系,完善市政设施工程移交管理制度,推行“执法+”模式,加快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全力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开展全域环境整治,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整治改造和提升,打造“智慧农贸市场”,创建一批物业管理示范小区。深入开展文明礼让斑马线行动。防城港人对自己的城市爱之深、责之切。我们要更大力度提升城市品质,努力让城市经得起远眺、更耐得住细看,不断展现高的颜值、美的追求、文明的底色。〔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监督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公安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八)坚持“三管齐抓”,不断擦亮生态文明靓丽底色

1.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工业排放综合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抓好城市扬尘等面源污染防治。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完善基层河湖巡查管护体系,推进“河长巡河”“河长治污”“清四乱”等行动。加快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加强土壤环境治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监督局、水利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海洋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抓牢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系统治理,加强防城江、明江和茅尾海等重点流域、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治理。抓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进西湾、珍珠湾创建美丽海湾。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林长制,大力开展森林县城、森林村庄创建。加强松材线虫病林木疫情防控。加快裸露山体治理和山体林相更新,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大文章。〔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林业局、水利局、海洋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3.抓实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编制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创新碳汇市场化发展模式,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广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城在海中、海在城中、路在景中、人在画中”,优美的生态环境是防城港的自豪,我们要以守护青山、不负青山的执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守护好防城港的好山好水好风光。〔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海洋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九)筑牢“三条底线”,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1.筑牢疫情防控底线。扎实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着力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统筹用好医疗资源,强化药物供应保障,持续提升疫苗接种率。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切实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医保局等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坚决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加强金属冶炼、危化品、非煤矿山、自建房、城镇燃气、消防、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压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快推进市县乡三级智慧应急平台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森林火灾防范,提高气象服务保障能力。谋划建设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应急码头。〔牵头单位:市应急局;配合单位: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北部湾办(港口和物流发展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3.筑牢社会稳定底线。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稳妥有序化解金融、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做实房地产“三保”工作,支持优质房企脱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持续推进“六大”财源建设,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落实食品药品监管“四个最严”重要要求,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打造具有“建、管、用、融”特色的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品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面落实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任务,出台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系列政策,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防城港新担当。〔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公安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市发展改革委、民宗委、财政局(金融办)、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退役军人局、外事办(边海人防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十)围绕“三个聚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1.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好我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文件,筹措资金3.5亿元以上,新建、改扩建教育项目90个。启动建设外国语学校,开展北部湾高中综合教学楼前期工作,加快市二中、实验高中、高级中学、防城中学等改扩建项目建设,建成投入使用市第十二中学、金湾实验幼儿园等。落实上级建设资金9000万元支持防城区农村学校改造提升。加快市职教园区和东兴、上思中职学校新校区建设。推进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防城港校区建设。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夯实学校“三防”基础。〔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委政法委、宣传部(网信办)、编办,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公安局、财政局(金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2.聚焦建设健康防城港。落实好我市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文件,实施“五大卫生攻坚行动”,加快构建卫生健康服务“五大体系”。推进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县域医院改造提升工程等医疗补短板项目28个,完成投资7.5亿元以上。推动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与广东省中医医院合作建设重点专科。抓好上思县全国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上思县中医医院。促进全民健康信息联通应用,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医药耗材集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切实降低群众就医成本,让群众看病就医更省钱、更省心。〔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委人才办、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金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医保局、医学试验区工作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3.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市级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和精神疾病、残疾人康复福利设施项目等建设,提升服务质量。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参保扩面征缴行动,推动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落实失业保险惠民惠企政策,推进特殊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代缴保费工作,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和规范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让劳动者业有所就、技有所长、劳有所得。〔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教育局、卫生健康委、退役军人局、医保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残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三、守正创新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守绝对忠诚之正,创政治建设之新。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自治区有要求、市委有决策,政府系统不折不扣抓落实见行动出成效。 〔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

(二)守秉公用权之正,创法治建设之新。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尊崇宪法权威,建设高水平法治政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提高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主动接受监察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防范并严厉惩治统计造假,组织开展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新时代政务公开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牵头单位:市司法局、审计局、统计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市委市政府督查办;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

(三)守担当实干之正,创作风建设之新。政府是落实机关、服务机关,要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发扬“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斗争精神,增强“白驹过隙、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秉承“事不过夜、日日精进”的优良作风,定了干、马上办、办到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突出统筹抓落实,坚持系统观念,努力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动态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实现有效突破,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落实力。突出创新抓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以改革办法、市场逻辑、数字理念推动政府工作创新提效。突出实效抓落实,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以成效检验,用事实说话,拿成果证明,事事有清单、件件能对账,让担当实干蔚然成风。〔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

(四)守自我革命之正,创清廉建设之新。以彻底自我革命纵深推进清廉政府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监督管理。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坚持为人民聚财理财,厉行勤俭节约,持续压减财政一般性支出,把财政资金更多用到建设发展最急需和老百姓最盼望的地方,以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过“好日子”。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心,对“围猎、腐蚀”的警惕心,对名利得失的平常心,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决做到“三个不要伸手”“三个不许动歪心思”“三个不能失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牵头单位:市政府办、财政局、审计局等市人民政府职能部门;配合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

四、工作要求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确保市人民政府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落实好2023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定期听取抓落实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负责同志作为直接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各责任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六个明确”,即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措施明确、责任领导明确、实施责任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明确及完成时限明确,确保每项工作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

(二)强化协作配合,定期报告进展

各牵头单位要履行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统筹推进、督促检查、汇总情况的职责。相关配合单位要主动配合,定期向牵头单位反馈落实情况,合力完成目标任务。落实分工任务过程中需要增加或调整配合单位的,由牵头单位商有关单位确定。

请各配合单位分别于2023年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前将2023年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工作任务完成的总体情况报送牵头单位。各牵头单位分别于2023年7月4日、10月4日、12月31日前将牵头负责的重点工作分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专题报告形式上报市人民政府(径送市政府办综合一科),抄送市委市政府督查办。

(三)强化督查考评,狠抓工作落实

各责任单位要对所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行台账化管理、全过程管控,按时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对工作不力、进展迟缓、落实效果不好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牵头督促整改,并向市人民政府说明原因,提出加快工作进度、补齐欠账的措施。

对2023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量化指标等事项,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办(绩效办)录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在行”智慧督查系统进行督办督查,对重点工作任务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对推进不力的实行挂牌督办。同时,要做好重点工作的绩效考评工作,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实行督考结合,确保2023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2023年6月5日

公开方式:公开)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