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发文单位:市政府办成文日期:2025年03月28日
标  题: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
发文字号:防政发〔2025〕5号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2日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

2025-04-22 09:49     来源:市政府办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市人民政府各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港各单位:

为完成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现就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分工通知如下:

一、2025年奋斗目标

202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自治区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战略任务,围绕推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发展定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目的,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凝聚“拼干成优、争创一流”的精气神,大力开展“三个突破年”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经济向上向好态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一)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卫生健康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海洋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园区办、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4%;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口岸办);配合单位:防城海关、东兴海关、峒中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内;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中共防城港市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教育局、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医保局、国资委,人民银行防城港市分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税务局

(六)城镇新增就业0.73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左右;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八)粮食产量只增不减;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各项任务

(一)聚力提振消费大力提升服务业水平

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政策促消费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大力推进绿色、智能、数字化设备应用,推动汽车、家电、3C数码、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商圈扩消费持续推动中越东兴北仑不夜城、北港故里、星空夜市等夜经济集聚区提质升级。大力挖掘“防城港好物”,推出一批地方特产、特色美食。以节庆活动拓消费开展广西“33消费节”等系列大型促消费活动,扩大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范围,拓展餐饮购物、健康旅居、养老托育等消费新场景,培育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激发房地产消费活力推出一批高品质住宅项目,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牵头单位:市商务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供销合作社、税务局,市投资集团、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兴港集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城港监管分局、人民银行防城港市分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开展“防城港旅游年”活动。擦亮“上山下海出国”品牌,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面释放海的潜力,拓展边的魅力,激发山的活力。推进一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白沙湾·国际自然医学度假区、体育小镇、月亮湾·风情海岸等项目建设。推进国门景区、金滩景区、中越界河等景区景点提质增效。推进上思国家森林公园、布透温泉、百鸟乐园等景区提档升级。策划一批旅游线路。推出暖冬滨海休闲中越边关探秘、高山森林康养、G219极致风光、核电工业研学等旅游精品线路。开发一批文旅产品。挖掘地域特色,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帆船、低空飞行等海上运动,升级森林、温泉、漂流等山地旅游产品。继续办好中国—东盟马拉松、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防城港城市赛段)、北部湾开海节等节庆赛事,营造多元化文体旅消费场景。实施“引客游边海”计划。千方百计做旺旅游人气,争取恢复东兴口岸跨境游业务,扩大东盟游客入境规模。积极与北方城市实现南北互动,大力培育发展北方人群“候鸟式”旅居经济。打造“下一站,防城港”旅游品牌。增加防城港动车车次密度,开通防城港(东兴)直达区外动车,助推防城港文旅“出彩”“出圈”。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口岸办)、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海洋局、卫生健康委、外事办,市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东兴海关、峒中海关,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开展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行动。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建设防城港国物流枢纽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防城港联运中心、中储粮仓储、中农云仓(防城港)等一批物流仓储、转运、交易中心项目,大力推进东兴跨境公铁物流联运项目建设,完善提升防城港云约、皇城坳铁路货场站,推动西南有色金属·矿产品交割交易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推进与广西现代物流集团深度合作,加快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力争开通“中国防城港—柬埔寨七星海国际港”直航航线,大力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多式联运。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园区办;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口岸办)、交通运输局、科技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财政局,人民银行防城港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城港监管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开展优势产业“串珠成链”行动,推动“4+5”产业织链成网、集群发展。培育龙头企业服务盛隆、金川、广钢等企业稳定生产、做大做强,新增1家工业产值百亿元以上的企业。推进重大项目加快推动白龙核电一期、榕泰精品冷轧等项目建设,服务华昇二期、宏旺硅钢一期等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推动红沙核电5、6号机组核准,以及中丝路生态铝、神龙金属基、盛隆新能源制备和1580热连轧技改工程、粤桥氧化铁颜料等项目开工建设。抢抓政策机遇用好“十五五”规划编制黄金期,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总盘子”,力争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产投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培育新质生产力。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统筹推进数字经济、航天航空、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和低空飞行特色主题营地,推进无人机在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农林服务等领域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选树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打造一批示范场景,加快建成数字人民币服务平台,推动智慧边海防、智慧口岸、智慧港口建设。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应急管理局、园区办、土地征收储备中心,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产投集团,防城海关、东兴海关、峒中海关、防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布局人工智能。前瞻布局新兴赛道和未来产业,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发挥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核电优势,谋划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落户“人工智能科技共创中心”,重点打造医疗、工业、贸易、边海防等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招引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机构、企业的团队落户,共同培养数智人才新生态。〔牵头单位: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口岸办)、科技局、投资促进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市通信管理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实施创新融合行动。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实施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领域和“向海”“向绿”相关领域科技攻关。推动传统制造业产品标准提档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出台《防城港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修订完善《防城港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若干措施》谋划建设中科卫星航天产业新型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双科+N”行动。深化与全国高校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实行“订单班”育人模式,推进产教融合,共促协同创新创业。〔牵头单位:市科技局、教育局,市科协;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海洋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聚力开放合作,大力推进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办好论坛扩展医学交流。高水平办好2025年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落实访问越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成果,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东盟国家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渠道。开展地中海贫血等区域性疾病防治、传统药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药械标准推广等国际医学合作,推进国际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谋划青少年研学、草药贸易、跨国科研合作等项目。〔牵头单位: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市场监管局、外事办、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教育局、商务局、科技局,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产投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用好平台推进医疗合作。建好用好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医保云平台+N”、中国医保健康展示馆等“两平台一展馆”建设提质增效,谋划开展省际联盟医药集采工作。提升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上思县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水平。加快建设广西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蛇资源抗肿瘤药用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申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谋划设立广西食品药品审评查验分中心。推动“1369生命直通车”提档升级,打造跨境医疗服务国际品牌。〔牵头单位:市医保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上思县人民政府、东兴市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投资促进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林业局、海洋局,港口区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

建设壮大医药产业。争取新版八条政策获批,推动医学试验区纳入广西自贸区协同发展区。实行园区市场化开发运营模式,推进医药制造产业园、医学研发产业园建设。建成运营进口实验动物检验检疫隔离场、药明康德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功能性综合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华瑞医药中间体、苗氏大健康保健食品等一批重点项目。与明峰医疗、联影医疗等头部企业开展投资合作,构建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牵头单位: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投资促进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林业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产投集团、市港发控股集团、市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

(四)聚力产业项目落地,大力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持续招大引强。大力开展招大引强突破年行动,健全“1+5+6+3+N”招商架构,全面推进六大招商行动,强化项目前中后端全过程跟踪服务,全年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700亿元,新引进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4个以上,新引进强优企业25家以上。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东兴试验区工管委办公室,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加速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行动,成立8个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出台支持投资、工业、消费、服务业、住建、农业、外贸等领域举措。持续梳理“临门一批”项目清单,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全年开工项目85、竣工项目50以上,固投两位数增长。〔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国资委、商务局、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深化园区改革。持续推进东兴产业园区与东兴市“区政合一”改革,整合资源,探索园区市场化专业化开发建设和运营,加快与央企、国企、民企以“2+N”“3+N”等模式合作,完善产城融合配套服务设施。规划推进产业协作园区,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合作联动,大力引进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动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积极探索建设“两国多园”模式,形成“出口加工+东盟组装”“原材料进口+国内加工”等特色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从“过路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深化防城港经开区“区政合一”改革,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快推动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积极推动上思产业园区和防城边境经济合作区融合发展,培育沿边临港工业和医药产业的配套产业,扩大开放壮大口岸经济。加快防城港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牵头单位:市园区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委改革办,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投资促进局、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东兴试验区工管委办公室

)聚力边海联动,大力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

大力开展改革攻坚突破年行动按照“四化标准”,推进51项重点改革任务、统筹推进其余222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政策,加快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建立产业转移机制,高质量推动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牵头单位:市委改革办;配合单位:市人民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优化开放发展环境。持续推进“六个便利”,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先行区。严格落实《防城港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持续开展“走企纾困解难”“走企护商治乱”“走企问政督效”行动,优化企业“亲清直通车”工作机制,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领域,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迭代升级。全面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保护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要素保障〔牵头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商务局、财政局、公安局、园区办,市纪委监委,市工商联,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司法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医保局、海洋局,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防城海关、东兴海关、峒中海关、人民银行防城港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城港监管分局、防城港供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深化互联互通。以主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为抓手,建成上思至峒中高速公路、国道G219防城峒中至东兴公路加快推进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增建二线建设。推动中越北仑河三桥、中越铁路南通道(东兴至海防段)、中国防城港(峒中)至越南海河港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滨海公路长坜立交桥建设进度,确保全年完成工程量的80%,早日实现企茅大道与大码头、大工业园区的顺畅互通。加快推进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1、2号泊位竣工投产和开放验收,以及一批港口扩能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30万吨级进港航道、渔澫港区平陆运河江海联运泊位(一期)港航项目建设,争取企沙南港区30万吨级码头具备开工条件加快推动峒中公路口岸(含里火通道)申建系列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仓储场所,做大做活峒中口岸。〔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口岸办)、园区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林业局、海洋局,市港发控股集团

推动外贸外资扩量提质。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开展“丝路电商”国际合作,建设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电商产业园区,申报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互市贸易“一平台三市场”,大力发展落地加工产业。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加大外资引入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东兴市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投资促进局、园区办

)聚力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69万亩以上,确保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持续推进撂荒耕地治理和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攻坚,完成4.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用地安全利用率力争达到92%。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推进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两化”模式,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强乡镇青年人才服务中心规范建设,持续开展新农人、专业技术人才、致富能手等群体培育工作。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做好“海边山”特色农业文章,着力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质量建设防城港渔港经济区,承办好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活动,加快推进海上绿色粮仓(浮岛)、国家数字渔业创新应用基地、金鲳鱼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加快皇氏乳业集团巴基斯坦良种奶水牛种源繁育牧场、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繁育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奶水牛繁育基地。〔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海洋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市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港发控股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聚力打造县域经济强县,以特色产业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城乡融合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引领,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路子,促进县域平衡充分发展,全力做大县域经济总量。壮大特色主导产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开展“一县一策”提升产业支撑能力试点,每个县(市、区)集中力量打造1-2个主导产业,市本级将从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速产业转移承接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劳动、资源、资本、技术等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协同绘制发布各园区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树”,坚定不移强链、延链、补链,完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从“承接转移”向“产业链合作”转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投资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国资委,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工作办,市园区办、土地征收储备中心〕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4项重大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谋划一批城中村、城市危旧房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江山中路建设,加快环岛西路等道路改扩建,推进重点边境小城镇建设,补齐边境城镇和抵边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乡村道路“三项工程”,规划和建设一批山区生产性道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要求,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进边疆”等行动。〔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委统战部,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市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

(七)聚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大力推进美丽防城港建设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开展全行业全领域涉气污染源整治。以“河长制”“湾长制”为抓手,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推进防城江、北仑河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加大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力度,加快建设美丽海湾。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严防新增污染。落实第二轮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监督局)、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海洋局、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压实“林长制”工作责任,强化林草湿资源保护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常态化红树林保护管理巡护,完成植树造林12.5万亩。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木头滩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设及县级备用水源建设。〔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水利局、海洋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实施好绿色经济示范行动。加大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广清洁能源。加快绿色建筑业产业基地落地建设。持续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提高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海洋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八)聚力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市,大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升教育水平。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积极推行教育集团化办学。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实施骨干教师培育工程。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落实教师待遇保障。完善校园安防基础设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快推进市第九小学、第十中学等项目建设。推进东兴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港口区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防城港校区今年9月学生进驻。加快推进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二期项目建设医药类高校筹建工作。〔牵头单位:市教育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强化科技惠民。办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群众性科技活动。深入开展“创新方法进企业”行动,为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服务。升级改造市科技馆常设展厅,与核电企业共建特色科普展厅。〔牵头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

突出人才引育。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拓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渠道。进一步细化人才政策配套文件,出台《防城港市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相关领域专项人才政策。继续办好“百名博士防城港行”院士冬令营等活动。〔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单位:市委人才办、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
    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加大医疗投入力度,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推进市疾控中心、市中医医院等迁建项目,开工建设一批村级卫生室。制定优化和鼓励生育措施。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市妇幼保健院创成“三甲”医院,东兴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防城港行动。实现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医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优化文化供给。深化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好第十三届广西基层群众文艺演,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继续开展文化名家走进防城港、“防城港有戏”等活动。规划建设体育公园项目。〔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配合单位:市文联,市文旅集团(江山旅管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全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打造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全市招聘会100场以上。建成市公共实训基地,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持续开展治理欠薪行动,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继续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吸引更多年轻人创新创业。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参保工作。完成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审计整改。构建和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编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推动市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加快市精神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殡仪馆等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配合单位:市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退役军人事务局、医保局、自然资源局、土地征收储备中心,市总工会、残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九)聚力防风险保稳定,大力推进平安防城港建设

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领域风险。积极化解政府债务,稳妥化解融资平台到期债务。足额编列“三保”预算,统筹资金优先保障“三保”等刚性急需支出。全面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税务局、负责非税收入征收的其他市直、驻港单位,市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教育局、水利局、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医保局,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市投资集团、文旅集团、港发控股集团、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产投集团人民银行防城港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城港监管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持续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建立健全房地产全流程监管机制,强化预售资金监管,有序推行现房销售,完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工作机制。依法依规下功夫解决烂尾楼盘,有序推动问题楼盘复工复产。〔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市税务局、负责非税收入征收的其他市直、驻港单位,市国资委、商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防城港监管分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狠抓安全生产。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统筹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防震减灾等工作,不断健全应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普及应急安全常识,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牵头单位:市应急管理局;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消防救援支队、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气象局,防城港海事局等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狠抓社会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国门利剑”等系列打击走私联合行动,建设一批海上、陆路拦阻设施。持续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严厉打击电诈、“三非”、黄赌毒、食药环和侵害弱势群体权益等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格落实反恐防恐措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党建+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推进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全力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委统战部,市公安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检察院,市发展改革委、民宗委、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国动办、市场监管局、信访局、打私办、扫黑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全力支持国防建设。着力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狠抓全民国防教育,持续推进新时代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深化军民融合新路径,提升双拥模范城创建质效,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国动办;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等〕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落实好2025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各责任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定期听取抓落实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管负责同志作为直接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各责任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六个明确”,即目标任务明确、具体措施明确、责任领导明确、实施责任机构明确、具体责任人明确及完成时限明确,确保每项工作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
    (二)强化协作配合,定期报告进展
    各牵头单位要履行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统筹推进、督促检查、汇总情况的职责。相关配合单位要主动配合,定期向牵头单位反馈落实情况,合力完成目标任务。落实分工任务过程中需要增加或调整配合单位的,由牵头单位商有关单位确定。
    请各配合单位分别于2025年6月20日、9月20日、12月20日前将2025年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工作任务完成的总体情况报送牵头单位。各牵头单位分别于2025年7月4日、10月4日、12月31日前将牵头负责的重点工作分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专题报告形式上报市人民政府(径送市政府办综合二科),抄送市政府督查室。
    (三)强化督查考评,狠抓工作落实
    各责任单位要对所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行台账化管理、全过程管控,按时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对工作不力、进展迟缓、落实效果不好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牵头督促整改,并向市人民政府说明原因,提出加快工作进度、补齐欠账的措施。
    对2025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量化指标等事项,由市政府督查室录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在行”智慧督查系统进行督办督查,对重点工作任务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对推进不力的实行挂牌督办,确保2025年防城港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2025年3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