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防政办函
索  引 号:000014349/2025-189371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市政府办成文日期:2025年08月13日
标  题: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2025-2030年深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防政办函〔2025〕1号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3日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2025-2030年深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9-13 11:05     来源:市政府办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市人民政府各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港各单位:

《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2025-2030年深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2025年7月10日市七届人民政府第9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5年8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2025-2030

深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关于印发内蒙古满洲里、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旅旅发〔2018〕1号),防城港成为首批两个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之一,试验区建设成效凸显,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可。为巩固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首批创建成果,参照国家第二批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要求,继续深化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探索改革,推动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30年,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将实现体系升级,构建“政策创新+产业提质”双轮驱动的边境旅游发展体系,形成以上山下海出国为特色的立体旅游形象;实现品牌突破,打造中越文化体育旅游深度交融的国际化品牌,建成全国边境旅游标杆城市;实现示范引领,确立全国边境旅游标杆城市地位成为中越文旅融合示范高地和国际级边境旅游目的地。

、主要任务

(一)探索与提升旅游业更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举措

1.丰富出入境旅游线路。巩固拓展东兴口岸出入境旅游业务,恢复中越跨境自驾车业务;开通峒中口岸至越南跨境旅游线路,开通到越南的国际海上旅游航线,形成覆盖全市海陆口岸的跨境旅游精品线路。

2.集成出入境通关等便利政策。争取持越南入出境通行证可以到防城港全域旅游,停留时间不超过7天。争取给予经旅行社组织并从东兴口岸入境的东盟十国游客团队,免签入境在防城港市停留不超过6天。争取东兴口岸成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境口岸,停留时间不超过240小时。

3.拓展旅游通关便利化举措。建设智慧口岸,充分发挥东兴口岸一、二桥出入境通道功能;增强越南入境旅游的通关便利化,提升通关速度和通关能力;完善东兴口岸二桥的自驾车联检设施。探索优化自驾车保证金方案,优化自驾车查验手续,提升跨境自驾车产品。

(二)健全与加强边境旅游监管和执法的制度举措

1.建立健全中越旅游市场联合监管联络机制。探索防城港与越南广宁省文化旅游管理部门联合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边境旅游市场投诉快速处置机制。

2.健全边境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建立文旅、市场、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维护良好的边境旅游市场秩序。

3.强化边境旅游信用监管机制。建立和规范旅行社和导游人员管理制度,实施信用监管,公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行政处罚信息。严厉打击边境旅游市场骗赌骗购行为,净化市场环境。

(三)强化与巩固旅游支撑能力建设的制度举措

1.持续擦亮“海边山”文旅品牌。重点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一批高端度假酒店建设,培育打造“海边山”特色精品民宿。培育一批旅居康养基地,打造防城港康养旅居品牌。

2.丰富旅游新业态。鼓励景区引进更多休闲运动项目及主题娱乐、旅游演艺等项目。开发海上观光游等旅游新业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旅游新玩法。围绕“海边山”资源特色,重点开发特色商品。

3.持续提升城市旅游功能。完善港口区城区、东兴市区的咨询中心、城市绿道等服务设施提升防城区、上思县城区旅游服务功能,合理布局旅游咨询中心、夜间消费街区、特色商品街区,打造辖区集散中心、旅游消费中心。

(四)提档与升级沿边旅游风景道和边境旅游带建设的制度举措

1.推进旅游交通便捷化。推进南宁吴圩机场—上思—峒中、东兴—凭祥等高速公路建设,推动G219国道防城港段全线通车,加强试验区内主道路通往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的道路建设,构建便捷旅游交通圈。

2.加快推动边海风景道建设。逐步完善风景道沿线的景区、汽车营地等建设,完善边海国家风景道标识系统,设置标志性打卡点,增加旅游服务功能,打造最具特色的边海风景道。

3.打造边关风情特色游。推动G219国道沿线抵边村镇旅游开发建设,提升边关景点景区,挖掘壮京瑶族民俗文化。挖掘边关口岸的旅游资源,配套旅游要素,定期举办跨境骑行等活动,打造沿边公路(G219)边关风情特色旅游。

(五)创新与铸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举措

1.持续完善国门文化带建设。加强边境一带村镇文化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融合文化站与旅游咨询中心,鼓励发展民间文艺团队,展示民族风情节目,推动“五个共同”与国门文化带建设相融合,丰富“五个共同”沿边展陈,以文旅促团结。

2.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加强各民族非遗的挖掘与保护利用工作,常态化开展非遗演艺交流活动,加强民族团结及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结合。

3.加强边境文化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对沿边一带组织开展的重大文体旅活动、重点景区举办的重大活动开展文化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

(六)加强与完善跨境文化体育旅游交流合作的制度举措

1.建立中越跨境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平台。建立防城港与越南广宁省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定期沟通联络机制,就跨境旅游市场整治、旅游线路开发、文化旅游活动举办等进行共同商议。

2.打造中越跨境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品牌。打造“一船游两国”等特色项目,重点打造中越国际商贸·旅游博览周、中国—东盟马拉松、中越跨境超级足球联赛等文体旅赛事活动,积极参与越南下龙旅游嘉年华等活动,打造中越人文交流示范区。

3.构建中越联合文旅推广模式。继续联合越方到国内重点客源城市共同举行宣传推介,重点推荐东兴—越南芒街—下龙峒中—越南横模—下龙等出境旅游线路。加强对越南主要城市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的越南游客入境旅游,重点推荐防城港至南宁、柳州、桂林广州、贵阳、成都、西安热门旅游线路,形成区内外联动。

(七)研究与探索边境旅游试验区与其他试验区联合发展的制度举措

1.探索与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相融合,设置跨境旅游板块,建设集散中心、购物美食中心等,探索更加便利的出入境措施,吸引更多的中越两国游客进入合作区观光购物和旅游。

2.探索与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相融合,鼓励医学试验区将更多的医疗康养等技术成果用于旅游度假区、度假酒店深化“1369生命直通车”的使用,促进跨国旅游与医疗融合发展,打造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医疗康养特色旅游。利用十万大山森林康养资源,探索与广东等周边省份共同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新模式、新样本。

3.探索防城港市与广宁省、防城港市边境市(区)分别与广宁省边境地区各级有关政府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

(八)探索AI赋能边境旅游的制度举措

1.探索AI赋能旅游新业态。将AI人工智能应用于景区、文旅场所及项目等,创新应用AR导览、虚拟数字人导览等文旅新业态产品,打造边境游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2.探索AI赋能文旅智慧服务。在景区、重点文旅场所等推出AI多语种实时翻译功能,利用人工智能开展防城港“海边山”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咨询服务。在通关领域加强AI技术应用,优化系统功能,提升出境旅游办证速度,同步提供海关申报、签证政策智能解读服务。

3.探索AI赋能边境旅游监管。通过AI大数据分析实时调控景区客流、车流,进行交通疏导配置;通过AI大数据实时分析景区客流量、停车场车位等,帮助游客及时调整旅游线路;利用AI及时通报和快速处置边境旅游市场的投诉和纠纷。

、保障措施

发挥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任务落实,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试验区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大胆探索创新,继续推动试验区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在用地供给和管控、重大项目推进、通关便利化、旅游项目投融资、市场监管等方面给予试验区大力支持。出台扶持奖励办法加强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进项目投融资支持,推进项目的落地见效。加强金融对文旅发展的支持,利用防城港市的投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深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提升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