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及意义
在示范区创建区间,我市实施国门文化大院建设工程,并将其打造成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核心亮点,一举助力示范区创建成功。示范区创建成功之后,我市持续推进完善国门文化大院的建设,不断擦亮国门文化这个品牌,使国门文化带的雏形逐渐显现。在国内公共服务领域权威专家的指导下,今年3月初我市启动国门文化带建设工作,旨在国门文化大院的基础上,拓展国门文化的覆盖面,使国门文化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面成片,做强做大国门文化品牌。
建设国门文化带,是我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和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我市地理区位和文化特征,有助于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边境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边境地区文化繁荣发展,增强边境地区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助力稳边固边兴边强边建设。
二、政策依据
(一)2020年6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文旅公共发〔2020〕32号)。
(二)2021年4月8日,《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迎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内附《防城港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三)2022年3月17日,《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通知》(防政办发〈2022〉2号)。
三、起草过程
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于2023年3月初开始拟制,2023年4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分别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成员单位以及市委组织部、市新华书店、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共19个单位征求意见,收到反馈有修改意见的只有市委宣传部1个单位,市委宣传部反馈修改意见1条已被采纳,其余18个单位均无修改意见。2023年5月8日,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研究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工作会议,会上就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征求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各有关单位意见,会后结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送审稿)。
四、主要内容
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建设内容、组织领导、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共七大部分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第四部分的“建设内容”,该部分明确国门文化带的建设内容共有八大工程:
(一)国门文化铸魂爱国工程。该项工程包括实施国旗耀边陲工程、开展边海守碑护边行动、加强铸魂爱国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等共4项内容。
(二)艺术点亮国门工程。该项工程包括实施“国门艺术播种计划”专家志愿者服务边境乡村行动、实施“国门文艺轻骑兵”巡边海行动、实施文艺人才培养工程、举办全市村(社区)级文化专管员培训班、实施“艺术点亮乡村”工程等共5项内容。
(三)书香沁润国门工程。该项工程包括实施书香便民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等共2项内容。
(四)文体惠民睦邻工程。该项工程主要是组织开展对外文体交流活动,重点举办7项活动。
(五)跨国村晚推广工程。该项工程在东兴、防城重点打造8个跨国村晚推广示范点。
(六)国门新型文化阵地建设工程。该项工程重点打造6个新型文化阵地。
(七)国门文化旅游融合工程。该项工程包括实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打造国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等共2项内容。
(八)国门广电固边工程。该项工程包括建立一村一屏系统、建立一校一屏系统、建设东兴口岸宣传大屏项目、建设覆盖县乡村级的广电4K画质视频会议系统、提供“空中课堂”线上服务等共5项内容。
解读机关: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解读人:郑伟昌 联系方式:28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