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救灾与物资保障工作总结
一、2021年救灾与物资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一)备灾工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购置计划,市备灾仓库购入60万元应急物资。12月份,东兴市出现疫情,积极向自治区应急厅申请防疫物资,并及时分配给县(市、区)应急局,价值300万元。
(二)报灾工作。全市灾情信息员457人,其中市级3人,县级40人,乡级39人,村级375人。2021年,气象部门启动红色预警30次,按初报、续报、核报计算,全年报灾上百次。组织县乡灾情信息员培训班,参加培训50人。搞好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全国信息员数据管理系统、应急资源平台、自然灾害救助管理系统资料录入和日常运转工作。
(三)救灾工作。2020年,全市因灾倒房9户,2021年完成重建工作。2021年,全市因灾倒房1户,因灾损房6户,已于11月份完成恢复重建。2021年,全市因灾死亡2人,东兴市和防城区按死1人发放1万元标准,发放了家属抚慰金。全市冬春救助人数11448人,自治区拨给救助资金135万元,发放137万元,发放率101%,12月20日前完成发放。
二、2022年救灾与物资保障计划
一是做好计划布置工作。市财政预算通过后,作出应急物资购置计划。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边境地区及交通要道卡点、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缺折叠床、棉被、防寒服等情况比较突出。我市每年低温湿冷天气持续时间长,受灾群众防寒压力大。2022年应急物资购置计划,预算额度约60万元,拟侧重于购置救灾生活用品,特别是防寒用品。在自治区应急厅召开救灾与物资保障工作会议后,我市计划立即召开全市应急物资管理会议,落实自治区应急厅救灾与物资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布置我市应急物资管理工作,对自然灾害救援工作作出计划安排。
二是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我市冬春救助及倒损房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现在各县(市、区)仍继续完成一些收尾工作。冬春救助方面,各县(市、区)正在着手冬春救助材料归档及政务公开、救助对象信息录入救助系统工作。倒损房恢复重建工作尚未完成验收。我市拟组织力量进村入户检查倒损房恢复重建情况,到县乡检查冬春救助档案及信息录入。全市边境地区、乡村要道设立防疫卡点,做好帐篷等备灾物资投放使用检查,督促县(市、区)做好发放登记工作。
三是做好协调联系工作。与自然灾害相关联的部门,包括发改、财政、气象、交通等。因三定方案未改动原因,我市目前保持应急局管计划与调拨,发改委管购置与管理原状。救灾物资保障一体化工作以自治区党委名义发文部署,市委、市政府领导也作了批示,我市将继续关注此项工作,学习其他市的经验做法,积极稳妥地推进一体化进程。财政预算问题,我市目前仅预算倒房重建配套资金一项,与当前应急工作承担的任务十分不适应。自然灾害救助,包括冬春救助、倒损房恢复重建、因灾死亡人员家属抚慰金、过渡期生活救助、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旱灾临时救助等。我市应急部门计划与财政部门进一步沟通联系,合理预算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确保汛期报灾与气象服务同步。我市救灾物资运送缺乏交通工具,特别是重型车辆,必要时与交通部门订立运输协议,确保应急所需。
四是做好队伍建设工作。信息员队伍在职在编人员少,工作变动、岗位变动、电话变动情况比较突出。在自治区应急厅组织下,计划于5月份重新对县、乡、村信息员进行登记更新。在自治区应急厅培训市县信息员后,我市计划在9月份开展县乡灾害信息员培训,培训人数50人左右,重点组织信息员学习《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自治区应急厅相关文件,学习四大平台操作方法。
五是做好灾情管理工作。防城港市的自然灾害,有两个特点:一是每年5-10月,沿海地区洪涝台风灾害经常发生,年均次数10-20次左右。较大以上台风灾害来自南部北部湾海面,五年至十年一遇。二是9月至12月,上思县久旱无雨,农作物受灾面积大。自然灾害对防城港市的影响主要是因灾死人、因灾倒损房、因灾农作物减收、直接经济损失。依托县(市、区)应急、发改、财政等部门,组织信息员做好备灾、查灾、报灾、救灾工作,确保我市救灾与物资保障工作正常开展。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