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扎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要求,根据《法治广西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防城港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根据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要求,积极主动作为,率先垂范,把法治建设贯穿到文化、广电、体育、旅游的每个方面和每个环节,责任上压实,效果上落实,为建设“法治防城港”“平安防城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不懈努力。2023年立案21件,正在办理1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9份,不予行政处罚1件,结案件11件,罚没款共计23.36922万余元,吊销证件1件,答复行政复议0起,参加行政诉讼1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起,未发生重大损失、重大安全事故以及未发生损害国家、公共利益的行为。发生1起侵犯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已查处。落实完成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绩效任务。现将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法治思想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一是加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的相关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党组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全局党组来扩大会议,传达会议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强调在文化旅游版块的法治建设及贯彻过程中,要坚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为引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法治意识,不断加强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
二是年初制定本局职责范围内的学习培训计划,规定年内每个科室安排不少于1期的学习提升任务,局党组带头参加学法用法网络培训学习,形成局党组班子、局各科室、各局属事业单位主动提升行政决策能力和学法用法理论知识水平的良好氛围。在组织防城港市乡村文化振兴暨农村党员乡村文化富民示范培训班、民宿企业培训班、全市农村党员乡村旅游经营专题培训班等培训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宣讲,作为文旅教育系统培训的必修课程。
(二)用心履职尽责,发挥第一责任人核心作用
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认真落实推进法治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工作摆在全局重要位置。局党组书记、局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依法治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来安排,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重要事项亲自部署,把党员干部学法以及在文化旅游板块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来维护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发展;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对文化旅游板块、娱乐场所经营秩序维护等执法风险点,加强监督提醒。将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维护等法治工作列入重要绩效指标来考核。
二是年初布置年内法治工作,制定本年度文化旅游市场秩序维护工作计划。同时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和本部门绩效考评指标,将法治建设与自治区下达绩效指标及市本级绩效指标紧密结合。第一季度由局党组主要负责人签发上一年度法治工作报告,并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实现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常态化。
三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我局的人事提拔中,注意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我局2023年转正的5名干部,均法治素养过硬。加强日常干部考核的法治素养考察,对学法用法以及执法工作中发现行为偏颇的干部及时提醒。
二、担当实干,凝心聚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一)总体成效
根据《法治防城港建设规划(2021—2025年)》责任分工方案,作为责任单位涉及1项任务:“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截至2023年6月,已完成1项任务。作为“市直单位”配合的单位共5项,已完成5项,并持续推进中。
根据《防城港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责任分工方案,我局无牵头任务,涉及43项任务“市政府各部门”的配合任务,已完成43项任务,正在持续推进该43项任务。
根据《防城港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责任分工方案,作为责任单位涉及9项任务,已完成9项;作为“市直”部门配合完成的任务共3项,已完成3项。截至2023年12月,共完成12项任务,正在持续推进该12项任务。
(二)法治工作具体情况
一是深入落实旅游乱象整治工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202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各类旅游经营场所1100余家次,全面排查文旅市场安全生产隐患,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执法车辆220余辆次,检查旅行社、景区等各类经营场所800余家次,通过搜索引擎对各类旅游网站检查10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000页,收缴旅游广告牌57块,处理旅游投诉举报9件,为游客挽回损失5700余元。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执法车辆80余辆次,检查旅行社、景区、农家乐、乡村旅游区等各类场所160余家次。联合交通部门,开展旅游大巴专项联合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余人次,执法车辆60余辆次,拦截旅游大巴车40辆,检查旅游团队40个。
二是积极落实“扫黄打非”专项工作,净化文化旅游市场。积极配合市、辖区新闻出版局严厉查处图书音像制品市场,打击侵权盗版,大力收缴非法出版物;加大图书音像地摊、学校周边图书音像店监管,严密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大力扫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严肃查处各类侵权盗版出版物和各种形式的非法报刊。深入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以网络文化、印刷发行,歌舞娱乐,营业性演出,广播电影电视市场为重点,严厉打击文化市场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为我市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专项行动17次,共出动执法人员908人次,检查出版物经营场所等726家次,收缴“六合彩”等非法出版物567本(册),责令下架112本(册),发放青少年维权宣传单300余份,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9份,口头警告21家整改30起,立案查处9起。
三是持续推进文化旅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通过开展日常检查,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进行市场监管,确保文旅市场平安、祥和。特别是节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三月三、五一劳动节等特殊时间节点期间文化旅游市场检查工作,落实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并在节假日期间下沉到景区等文旅市场开展现场检查,指导监督到位,确保全市文化旅游市场平安稳定。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针对各种演出活动,督促演出举办单位防范人群踩踏等安全事故。持续会同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KTV、游戏游艺、旅行社等文化旅游市场经营场所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并做好整改工作,整改后仍然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将果断采取暂停运营、关闭等措施,确保文化和旅游场所消防安全和设施设备安全。202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624人次,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9次,检查网吧、文化娱乐场所815家次,劝退公园内未履行审批报备手续杂技表演2起,发现问题60个,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24份,当场整改36起,处理投诉并回复22起,立案查处7起,全年办结案件是7起,其中无证经营歌舞娱乐场所活动3起。全面排查文旅市场安全生产隐患,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督促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严格推进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工作。对擅自使用和销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以及乱传乱播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进行打击和查处,着力封堵源头;以居民小区、镇街村组流动销售、个人安装为重点,严查私自安装接收行为。2023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次294人次,执法车次85车次,查扣天线(面)78面,查扣接收机5台,查扣高频头45只,拆除天线(面)78面,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单850余份。
五是强化网络表演直播经营活动的监管。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市网络文化市场开展全面清查,通过搜索引擎等技术手段或者在线浏览方式对网络文化单位从事的网络音乐娱乐、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表演、网络艺术品、网络动漫和展览等网站是否含有《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违禁内容进行检查,重点查处含有淫秽色情低俗、赌博暴力、危害社会公德等禁止内容的网络表演、网络演出剧(节目)、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网络文化产品,特别是含有“拜金”“炫富”内容,危害社会风气,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的网络文化环境。2023年共巡查微信公众号394个次,抖音直播账号248个次,目前暂未发现短视频平台有违法违规行为。
(三)普法治理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学法用法积极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加强宪法、民法典以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执法同时,加强对监管和服务对象的法律知识宣传发放普法宣传海报,对文化旅游经营场所分发宣传扫黑除恶、安全生产、平安防城港等法制宣传海报,2023年共分发海报2000余张;在网站、微信工作群宣传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收集经典境外购物投诉案例,制作成境外购物提醒动漫视频,并在旅游网站、游客服务中心、东兴旅游集散中心等游客聚集场所大型LED播放,提醒游客警惕境外购物陷阱。
二是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知识。积极利用国家宪法日、民法典宣传月、 “壮族三月三”、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中国旅游日、中国博物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基层开展普法宣传。在局的官方网站及防城港文化旅游微信订阅号发布宣传文广体旅板块工作的建设成效,并宣传普法知识,2023年“防城港文化旅游”微信订阅号,分别累计发文约1500篇,全年累计阅读总量超一百万,相关普法知识得到很好宣传。及时更新桃花湾普法宣传栏内容,大力宣传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时效性 。
三是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执法队伍素质。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年轻执法业务骨干执法办案水平的提升。今年我局赖思妙、徐广良办理的防城港市港都娱乐有限公司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一案荣获2022—2023年度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梁海超、赖思妙、徐广良三位同志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第三届广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培训师资库师资。同时通过开展异地联合集中培训、以案施训等方式,以全员法律法规学习、执法业务培训、案卷评查为抓手,举办2023年防城港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业务第一、第二期培训班,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形式,举办了全市边境旅游市场行政监管业务专项培训。
四是开展学法用法考试。严格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落实全局工作人员日常学法制度,推动学法活动经常化,提高网络学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3年我局每年完成学法用法考试人数94人,全部学习完成并通过考试。2023年积极组织各科室,各二层事业单位,积极学习网络法律知识,参与“中国普法”公众号考试。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执法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个别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法治政府建设进展不平衡、亮点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
(一)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现有部分执法人员业务水平不高,部分同志年龄较大,在思维和专业素养方面,较难满足新形势下文化旅游市场执法工作,特别是网络领域执法的要求。
(二)市场仍存在乱象
文化旅游市场还存在不合理低价游、虚假广告宣传、旅行社与游客签订合同不规范、无证经营文化旅游企业、销售非法出版物等市场乱象,仍需加大力度开展市场秩序维护工作。
(三)执法装备配备短缺
执法装备不足,监管力量尚显薄弱,特别是边远乡镇执法存在较大短板。目前,无执法专用车,缺少先进的执法装备和监管设备,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法治意识的培养
继续发挥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的领头羊作用,强力推动法治建设,建立法治建设报告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决策,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通过局党组会、党组扩大会、局务会、谈心谈话等各种方式,加强局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并将法治意识贯彻到行政决策尤其是行政执法的各环节。
(二)举办法治业务工作培训班
顺应法治工作需求,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案件评比等形式,提高行政决策和执法人员业务水平,推进文旅执法融合,净化文化旅游市场环境。
(三)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违法特点隐蔽、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建议加大网络执法业务培训,利用科技手段破解执法瓶颈制约。同时建立网络监管机制,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做好文化旅游市场网络监管工作,提升监管效能。
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2024年1月9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