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林业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的部署要求,不断完善制度保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依法履职、依法执法,为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建设工作落实情况
(一)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情况。
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始终把讲政治、讲学习当作首要任务,学在日常,抓在经常。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健全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制定了《中共防城港市林业局党组关于2024年理论学习的通知》。通过党组会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二是严格抓好学法用法考试。全面开展林业干部职工学法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普法考试,考试通过率100%,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举办全市2024年度林业执法人员集中培训班,重点培训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及林木采伐管理工作法律法规等内容。
(二)行政执法情况。
一是加快推进森林督查问题整改落实我市2024年森林督查图斑整改工作。完成2024年国家森林督查下发我市一、二期图斑共计630个,查处整改率100%。截至目前,经各县(市、区)自查,涉及违法图斑129个,其中违法使用林地图斑31个,面积12.0070公顷,违法采伐图斑98个,违法蓄积量2859.3立方米。各县(市、区)均没有同一违法主体累计非法占用林地或采伐林木达自治区涉林重大案件标准。目前未发生同一个违法责任主体发生300亩以上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案件或同1个违法责任主体非法采伐累计蓄积超1000立方米情形的,也未被国家、自治区督办、约谈。二是全面加强野生动物执法监管。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严防处置后存在违法养殖。与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开展“清风”行动,对家农贸市场、餐饮场所开展排查检查,全市没有发现存在非法养殖、经营、和加工的行为。
(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情况。
建立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2023年5月17日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涉林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充分发挥林业行政和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涉林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间的衔接,形成各部门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草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涉林违法犯罪合力,切实维护森林安全。
(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开展专题学习、宣传月、展板宣传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进行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将继续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以新媒介、新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构建共建共享法治宣传新格局。二是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LED、标语、横幅、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涉林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980份,宣传袋200个。多途径、多方式宣传,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法律水平,增强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有力推动了林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情况。
一是全面梳理权责清单。按照市权责清单调整规范有关工作部署,做好权责清单的梳理工作,为规范涉林行政权力依法实施提供保障。经梳理,我局共编制权责清单事项196项(行政许可 1项、行政征收1项、其他行政权力3项、行政强制13项、行政检查15项、行政处罚164项)。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聘请法律顾问单位协助日常法律事务,共同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合同、重大行政决策等法制审核,今年,为重大决策和重大行为提供法律意见3件,审查修改重要法律文书或重大合同 64件。三是完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主动公开联系方式,畅通社会公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的渠道,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依法及时查处违法行政行为。在防城港市林业局网站公开林木采伐相关问题公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对举报线索的登记、受理、查处、回复等工作。
(六)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情况。
扎实抓牢涉林信访维稳工作,及时妥善处置群众诉求。2024年,我局共计办理信访事项7件,有效化解涉林矛盾,依法保障了群众投诉举报等监督权行使。未收到行政复议案件申请。市林业局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结合工作实际研究成立了由局处级领导率队的5个线索摸排工作组,深入开展“林霸”涉黑涉恶问题线索摸排行动。截至目前,5个工作组共出动人员60余人次,走访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辖区内国有林场及自然保护区,召开座谈会10次,访谈基层群众180多人次,发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线索5个,经梳理甄别后向纪检部门报送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个,无涉“林霸”案件线索。2024年,我局通过公开信访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拓展信访渠道,了解群众困难,坚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有效解决了2起信访突出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执法力量仍需加强。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人员不增,但职责增加了,管理工作更是要求智能化、精细化,而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老龄化,队伍断层问题严重,力量薄弱,人少事多的问题突出。特别是森林公安转隶行政公安以后,在资源保护、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行政执法力量上尤为不足,生态保护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难以满足现代林业高水平保护的要求。
(二)普法内容形式不够丰富。普法宣传采取传统方式较多,缺少紧贴问题又适宜互联网传播的优秀作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带头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2025年度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并精心组织学习研讨。开展学法用法培训,系统学、系统抓,全面提升我局干部依法依规工作意识。
(二)加快推进林业执法机制改革和队伍建设。加强执法队伍法治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法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行政执法人员案件办理能力以及执法文书的制作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督促引导受处罚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及时整改违法问题,防止以罚代管。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依法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促进执法队伍健康有序正规化发展。
(三)强化群众监督反馈和处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群众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并公开处理结果。认真对待每一项监督反馈,倾听群众声音,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激发群众监督的活力,增强法治建设的群众基础,建设更加丰富、有效的机关法治文化。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