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措并举”强化资金保障 助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防城港市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强化宣传教育投入,保障全链条经费需求,健全制度机制,助力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稳步见效,防城港市在全国84个小城市考核中连续保持优异成绩,2023年、2024年均位列一档第三名。
一、加大设施投入,提升全链条处置效能。防城港市财政通过精准投入,全面强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运维保障,提升终端处理效能。一是支持项目建设投产。支持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期(总投资2.14亿元)、二期(总投资2.92亿元)项目及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总投资5118万元)。项目建成后,四类垃圾终端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其中,防城港市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率先实现全区原生垃圾零填埋突破。二是运维保障跟进。2022年以来,累计筹措1.13亿元,保障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中转站转运、填埋厂运行等关键环节运维,确保设施稳定运转。三是设施赋能增效。与2022年相比,防城港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从73.8%提升至95.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不变,回收利用率从35.5%提升至38.1%。
二、健全制度机制,保障工作长效化运行。通过制度建设、规划引领和资金督导监管,构建垃圾分类长效管理体系。一是规划先行引领。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支持编制《防城港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23-2035年)》,明确未来建设方向。二是制度规范保障。配合出台《防城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夯实制度基础,让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推进。三是强化资金监管。严格规范垃圾分类相关资金管理,从申报、审批到使用全流程强化监管,建立健全资金使用跟踪审查和动态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安全高效。通过强化资金绩效管理,持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为垃圾分类工作长效推进注入稳定财力保障,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出实效来。
三、保障宣传经费,夯实分类认知基础。2024年至2025年防城港市财政筹措专项经费153万元支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开展分类宣传教育,通过多元举措培养群众分类习惯。一是党建引领示范。以“党建+活动”模式开展多样化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带头践行垃圾分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基地扩容增效。2024年安排资金10万元,在原有8个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的基础上,新增全市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教育基地、首个户外科普基地,拓宽宣教覆盖面。三是志愿服务赋能。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分类进万家”“志愿百日行”等活动;同步完善民主协商机制,推动居民自主参与分类管理,形成“引导+自治”良性互动模式。
下一步,防城港市财政局将继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完善制度机制,优化资金配置,强化督导考核,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运行,助力打造更加整洁、宜居的城乡环境。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