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叫应及时 防城港市49人转移避险
6月17日,得益于气象预警超前、信息精准、叫应及时、响应迅速,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迅速组织群众转移,东兴市成功避险突发崩塌地质灾害,避免2人伤亡;防城区转移避险47人,有效避免人员伤亡。此次成功避险,是防城港市气象部门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关键作用的生动体现。
强化组织领导 筑牢气象防灾根基
受高空槽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6月17日,防城港市遭遇强降雨过程,24小时最大雨量416.9毫米,最大小时雨强139.4毫米,雨情之猛、雨势之急,令人揪心。强降雨发生后,市局党组强化组织领导,全市气象部门各台站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全面落实“11631”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第一时间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命令,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向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有关部门报告天气情况,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重大气象信息引起防城港市委高度关注,市委黄江书记批示: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市防汛办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做好各项应急救险部署,强化值班值守,特别注意防范自然地质灾害,加大风险隐患排查。这一批示为后续防汛救灾工作指明方向,凝聚起全市上下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
部门联动 编密防汛安全防线
防汛工作贵在协同联动,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水利、气象等部门业务骨干迅速进驻市防指集中办公。各部门打破信息壁垒,实时共享部门信息数据,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根据气象信息及时会商研判。无论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还是对城市排水系统、交通道路状况的分析,各部门都紧密配合,形成“一盘棋”作战格局,确保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市县联动 成功避免险情
“强降雨云团持续从北部湾海面北上影响东兴、防城,请东兴市气象台和防城区气象台高度注意,及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叫应地方政府和防汛责任人。”17日7时,市气象台台长黄滢分别电话提醒东兴市、防城区气象台台长和值班员,字字句句传递着对汛情的重视与关切。17日8时17分,东兴市气象台迅速响应,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并逐一叫应防汛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东兴镇、江平镇、马路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东兴市自然资源局和马路镇政府根据气象信息,争分夺秒,立即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避险。仅仅1个多小时后,17日10时,马路镇马路村界牌组突发崩塌地质灾害,由于转移群众及时,成功避免了1户2人伤亡,在灾害来临前为群众筑起生命防线。
17日9时49分,防城区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精准指出那良、扶隆、那梭、大菉、十万山、滩营、华石等乡镇将有强降雨,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风险大,请注意防范。各乡镇政府闻令而动,根据气象信息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最终安全转移避险47人,紧急转移安置33人。
每一次预警的及时发布,每一次叫应的迅速落实,每一次转移的高效有序,都彰显着防城港市气象部门与各部门协同作战、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能力。此次成功避险,是防城港市防汛救灾工作中一次成功范例,有效打通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与应急响应的“最后一公里”。(文/张雨柔)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桂公网安备 4506020200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