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今天: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自治区人民政府网中国政府网 |
政务新媒体矩阵 手机版 智能机器人 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微信公众号
防城港发布
微信
支持IPv6
无障碍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防政办发
索  引 号:000014349/2023-361786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市政府办成文日期:2023年05月31日
标  题: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防政办发〔2023〕7号发布日期:2023年06月13日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3-06-13 17:22     来源:市政府办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市人民政府各直属企事业单位,驻港各单位:

 《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3年5月31 日

公开方式:公开)

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防城港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精神,为推进我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践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效能,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对周边国家外交工作大局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文化睦邻工作目标奋力推进国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固边兴边强边和睦邻安邻富邻的作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和有力文化支撑

二、工作原则

坚持服务大局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边境地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文化强国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固边兴边强边,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形成全社会合力办文化的良好局面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边境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做好顶层设计,因势利导,分类施策,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统筹资源整合开发和优化配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发展更加科学高效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民生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便民、利民、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健全边境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爱国固边文化睦邻”项工程,努力构建形成具有防城港特色的国门文化带,进一步改善提升边境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及服务水平,在基本满足边境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同时,紧密结合边境地区文化特色和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以项目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力争达到丰富边民生活、活跃边境文化以及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升来展示中国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辐射力、传播力,促进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让中越边民受惠。

四、建设内容

(一)国门文化铸魂爱国工程

依托“百里边关红”“千里滨海红”“万里万山红”特色党建带实施“国旗耀边陲工程”东兴市东兴镇新华路等街道和全市0公里抵边村屯建设“国旗工程点”,抵边村屯组每家每户屋顶悬挂五星红旗。开展以东兴海上守碑护边党支部滩散小学为示范的“边海守碑护边行动”在边境一线学校建立一批红领巾护界碑小队,在防城区那良镇滩散村建立守碑护边展示室,讲好守碑护边故事。加强铸魂爱国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建立那厚剿匪纪念馆,设立刘永福故居常设展览,推动红色杂技剧《英雄虎胆》落户上思县并常态化演出,依托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文化活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程,依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中越边境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设施平台建立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民族团结进步”三维一体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基地依托全市公共广场设施建立打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同心文化广场,宣传贯彻实施好《防城港市京族文化保护条例》。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民宗委、团市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任务分工: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和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民宗委、团市委负责指导县(市、区)工作开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项目具体工作开展

完成时限202310月底前完成工程类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活动活动类项目需长期开展。

(二)艺术点亮国门工程

开展艺术乡建,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乡村文化服务+乡村人才发展+乡村文化振兴”新格局,把乡村变为艺术空间,激活乡村文化资源。实施“国门艺术播种计划”专家志愿者服务边境乡村行动,组织“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文艺专家和其他文艺专家志愿者到边境抵边村(社区)开展艺术培训教学活动。实施国门文艺轻骑兵巡边海行动,由市群众艺术馆、市博物馆、各县(市、区)文化馆组织志愿服务团队到边境抵边村(社区)开展送戏下乡、流动展览活动。实施文艺人才培养工程,通过与非遗传承人、文艺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建立打造一批专门培养文艺人才的“国门艺术之家”。举办全市村(社区)文化专管员培训班,提高文化专管员文艺素养和文艺业务工作水平。实施“艺术点亮乡村”工程,将工程项目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范畴,利用企业闲置厂房楼宇以及其它适用场所,在边境沿海一线乡村计划建设打造一批民间文化艺术展示空间。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任务分工: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名师名医名家名匠工作室”文艺专家到边境抵边村(社区)开展艺术培训教学活动;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组织举办全市村(社区)文化专管员培训班,指导市群众艺术馆、市博物馆及各县(市、区)工作开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项目具体工作开展

完成时限202310月底前完成工程类项目建设并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活动活动类项目需长期开展。

(三)书香沁润国门工程

     实施书香便民惠民工程,选取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屯建立农家读书角,建立茶古小院阅读角、高铁驿站边海阅读角等一批形式多样的国门阅读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重点举办市图书馆“共润书香·边城周聚”读书汇活动、“送书下边关·游动的悦读”系列活动和上思县图书馆“大榕树朗读会”等活动。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任务分工:市委宣传部负责农家读书角项目建设;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指导市图书馆和各县(市、区)工作开展;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项目建设和活动组织。

完成时限:202310月底前完成13个农家读书角和至少2个阅读角建设并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农家读书角和阅读角项目建设以及全民阅读推广活动需长期坚持。

(四)文体惠民睦邻工程

依托现有文体设施,引导、鼓励和组织边境地区群众开展体育比赛、山歌对唱、节庆互动等形式多样的边民联欢活动,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尤其是越南的文体交流合作,促进文化惠民文化睦邻,重点举办京族哈节、中越边民歌圩、中越青年界河联欢、“壮族三月三”中越边民联欢中越元宵足球友谊赛、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与“海丝”沿线东盟国家海洋文化交流,举办中国—东盟马拉松、北部湾开海节、防城港海上国际龙舟赛等赛事活动,带动开展北部湾海钓、海上摩托艇、沙滩排球等系列滨海运动项目,开展特色对外文化体育交流活动。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东兴市人民政府、港口区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

任务分工: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牵头组织举办中国—东盟马拉松、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等活动,指导东兴市、港口区、防城区工作开展;东兴市、港口区、防城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活动具体组织举办工作

完成时限:202310月底前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活动并长期坚持。

(五)跨国村晚推广工程

以乡村为中心,以“跨国村晚”为品牌,依托国门文化大院在边境地区农村搭建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加入的跨国村晚活动平台,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跨国群众文化活动,重点将东兴市的万尾村、潭吉村、竹山村、东郊社区和防城区的高林村、那丽村、滩散村、细坑村打造成为跨国村晚推广示范点,利用边境地区人缘相亲、民俗相通优势特点,进一步加强中越边境缔结友好村合作交往,通过举办跨国村晚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增进中越民心相通,巩固边境和谐稳定。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东兴市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

任务分工: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指导县(市、区)工作开展;东兴市、防城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项目具体工作开展

完成时限:202310月底前组织开展相当数量的活动并长期坚持。

(六)国门新型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通过社会化合作方式,建立一批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且配套相应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重点打造国门书店涂海艺术村、中国-东盟书画院、布透温泉文化休憩中心(暂名)、广西那山那海(甘青桂族非遗文创中心(暂名)、防城港市“北港故里”历史文化中心等6个新型文化阵地。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新华书店、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任务分工: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指导各县(市、区)项目建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项目建设;市新华书店负责国门书店的建设及运营;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北港故里”历史文化中心的维护、运营。

完成时限:202310月底前完成6个重点新型文化阵地建新型文化阵地建设工作需长期坚持。

(七)国门文化旅游融合工程

推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建立文旅一体服务阵地,构建边海文旅融合示范带。在东兴市竹山村国门文化大院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成功基础上,以竹山村为样板,选取东兴市交东、河洲、万尾、巫头、那漏防城区的高林大勉、龙(涂海艺术村)以及港口区的山新、新兴村大龙口、牛路村簕山拓展实施一批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按“十个一”标准建设打造一批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同时,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延伸到旅游景区,在东兴市、防城区、港口区的旅游景区选取有条件的旅游服务中心实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项目,按照文化和旅游服务中心“十个一”标准赋予旅游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打造国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线路优化串联博物馆、公共图书馆以及景区景点等个活动点,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突显防城港“边海山”特色和红色文化内涵,重点打造中越友谊广西之旅红色旅游路线东兴-防城港段、“港城清韵”清廉旅游路线等。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东兴市人民政府、港口区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

任务分工: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指导各县(市、区)项目建设;东兴市、港口区、防城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项目具体工作开展

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完成

(八)国门广电固边工程

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为全区乃至全国广电固边工程建设提供“样板经验”选取东兴市20个行政村、防城区21个行政村提供“一村一屏系统”,全力打造全国唯一具有“海边山”特色的试点。以东兴市京族学校作为智慧广电固边工程试点学校,提供“一校一屏”系统上传独弦琴视频教学等数字化资源,由学校为学生及家长提供课外线上服务。建设东兴口岸宣传大屏项目,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越边境经贸旅游繁荣,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武装部视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武装部和边防哨所常态及应急指挥联动。在广西率先覆盖县乡村级的广电4K画质视频会议系统,助推边境基层政府和边防单位工作效率。将市群众艺术馆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的学才艺微课、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库上传到平台,以东兴市楠木小学、交东小学为试点,提供“空中课堂”线上服务,促进艺术普及服务覆盖城乡、惠及全民。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市教育局,东兴市人民政府、防城区人民政府。

任务分工: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指导东兴市、防城区项目建设;市教育局指导有关学校试点建设;东兴市、防城区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项目建设

完成时限:2023年10月底前完成。

五、组织领导

加强工作领导统筹,确保国门文化带建设顺利推进,特成立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如下:

组  长:毛勤晶副市长

副组长:健文  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莫江林  市二级巡视员

李京模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员:陆萍萍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

蓝  剑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市委网信办主任

张培中  市教育局副局长

            黄迎迎  团市委副书记

            王雪群  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黄洪波  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陈文智  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

            蓝京文  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吕  晶  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

毛玉虹上思县副县长

李若杨东兴市副市长

陈佳佳  港口区副区长

文冠娜  防城区副区长

            郑子健  市新华书店副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李桂宁  防城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负责国门文化带建设具体事务,黄洪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4月-5月)

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拟定《防城港市国门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并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印发,明确国门文化带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具体建设内容各县(市、区)按照方案及分配的任务指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细化方案,逐一明确建设内容、工作措施、阶段任务、完成时间和具体责任人,落实建设资金,并将工作细化方案报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备案。

(二)全面建设阶段(2023年5月-10月)

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有关国门文化带建设的标准要求和具体工作细化方案,全面启动国门文化带项目建设,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快推进国门文化带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3年11月

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工作开展基础上,收集整理工作台账,全面梳理各个环节工作,系统提炼具体做法、工作成效、亮点经验等内容,形成国门文化带建设工作书面总结并提交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汇总。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牵头组建验收检查组国门文化带建设内容项目逐一进行验收检查,并对验收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统筹部署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国门文化带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列为工作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抓出效果。

(二)协同配合,齐抓共建

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共同负责、齐抓共建。各级各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明确任务,发挥优势,制定措施,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凝聚工作合力县(市、区)要强化组织协调功能、在国门文化带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发动驻地单位和群众齐创共建。

(三)深入基层,分类指导

国门文化带建设要根据边境基层各地实际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对工作基础和硬件设施较好的乡镇、村(社区)重点抓巩固提高,培养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工作基础薄弱和硬件设施配套不齐全的乡镇、村(社区),重点强化管理,改善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效能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和各类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国门文化带建设重要意义,形成“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网络有信息”的立体态势。及时总结、宣传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五)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精心设计群众认可、乐于参与、易见实效的活动载体,使国门文化带建设活动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解读